原标题:太原市农村卫生工作“新模式”初步建立
黄河新闻网讯( 记者 张文娟 通讯员 郝东亮 何进凯 )近年来,太原市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创新思路寻求解决之策,初步探索出政府主导建网络、城乡帮扶提能力、多措并举稳队伍、实实在在惠民众的农村卫生工作“太原模式”。
太原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推出新农合“先住院后付费”服务,为105万参合患者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全年惠及1.72万人次,占住院总数的78.5%。卫生部对此高度评价并总结出“参合农民得实惠、医护人员改服务、医疗机构树形象、党和政府得民心”四点经验在全国推广,广大网友盛赞太原市新农合“先住院后付费”服务为“救命服务”。
面对乡村医生队伍知识水平低下、年龄结构老化这一全国性的通病,太原市积极探索乡村医生进退流转机制,对在岗年满60周岁、从医25年以上的乡村医生,实行退养制度。目前,已有319名符合条件的村医享受到此政策待遇。同时,由政府出资,在职村医补助标准由每村每月6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养老金每人每月多交30元,医学大学生到农村服务将参照大学生村官待遇执行。
太原市还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村来村去”定向中专学历乡村医生培养计划,学生完成学业取得相应资格后,由乡镇卫生院统一聘用、统一管理,分配到村卫生室工作。第一批录取的150名学生已就读太原卫校农村医学专业。
此外,太原市积极开展了城乡对口支援帮扶行动,通过长期派驻专家、免费接收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进修、帮助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等措施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有效提高了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看得好病 ”的愿景得以实现。太原市成立的“太原市农村巡回医院”,初步建立起独具太原特色的卫生支农长效机制。成立以来,巡回医院累计派出医务人员5万余人次,诊治患者12.58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