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太原3月7日电(郭利军 通讯员 付艺伟)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来临,以新闻视角展现新时期山西女交警的风采,记者走近太原交警支队122指挥中心,在交通管理岗位体会她们的艰辛。
“您好,这里是122指挥中心,有什么可以帮您……”“请告诉我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请稍等,已经联系辖区交警……”
像这样的接警电话,她们每天每人都要接200个左右,遇到雨雪天气、节假日,平均每天每人要接300个左右。她们虽然不能面对面为人民服务,却是用声音第一时间为人民服务,她们就是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122指挥中心的“铿锵玫瑰”。
在妇女节到来之际,记者来到了指挥中心,亲身体验了这个特殊群体不一样的工作生活。
整齐的着装、统一的发型、端正的坐姿、微笑的脸庞,她们以最饱满的精神迎接新一天的工作。“叮铃铃……”“您好,这里是122指挥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我的车被追尾了。”“请告诉我您现在的具体位置,以及您的车型、车牌号和对方的车型、车牌号,我们将尽快安排附近民警赶去处理。”
接警员一边听着,一边回答,双手快速地敲打键盘,详细地记录着报警人说的每一句话,在放下电话的同时,接警员拿起对讲机,联系了事故辖区的民警赶去事故现场。
指挥中心的董文梅说道,在她们正式上岗之前,都要经过为期3个月的军事化培训,要求熟悉掌握太原地区每条道路的具体情况和各个大队辖区的情况,并且熟记《道路交通安全法》,同时要求熟悉掌握电脑的操作流程,做到手、脑、耳、嘴保持一致,做到指令准确。董文梅拿来一张太原市地图,上面用各种颜色的笔画得密密麻麻的,整张地图显得很旧,一看就知道拿在手里用了很久,她告诉记者,上面的很多标记,都是接警员在上岗前实地走过每一条路,观察了周边的环境,做下的标记,就是为了能在报警人打来电话时,准确地做出指令。
“她们不只是做到接电话那么简单,经常有报警人打来电话,情绪比较激动,不能说清楚自己的位置,她们得一边安抚报警人的情绪,一边靠报警人提供的一些标志,来确定报警人的具体位置,这就要求接警员必须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才能做到以一人对千人。”董文梅说。
“面对不同的人打来的报警电话,我们必须随时调整,保持积极的心态,站在报警人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情绪,理解他们的着急与困难,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一名90后的接警员说道。
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大厅里的10个接警员还在忙着,桌旁的米饭一点点的没了热气,她们舀了一勺饭,一边吃着一边打着字,一顿饭就这样拖拖拉拉地吃了半个多小时。看到眼睛发红的董文梅出神地看着碗里的饭,聊了两句才知道,前天晚上值夜班,家里5岁的儿子突然发了高烧,爷爷奶奶都去了外地,没有经验的孩子爸爸一个人在家手忙脚乱,着急的给她打电话。“当时我心里急死了,可是又不能请假,我请假了就得麻烦别人来替,想着孩子高烧,我心里难受死了。后来去了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肺炎需要输液。”下了夜班又陪着孩子输液,接着又赶回了岗位。
在前厅大屏前,郭敏认真地看着各个路面的情况,一个在岗位工作了7年,结婚4年,却从未和两岁孩子过一个节日的母亲。
“我们大家都一样,你看她们,有的刚刚结婚,有的还是单身,可越是在节日,越是得坚守在岗位保证大家的出行平安顺畅,在别人合家团圆的时候,我们在这里守着。”郭敏的丈夫也是一名交警,无论是春节还是中秋,他们都各自守候在自己的岗位上,“我俩都在做着一样的事情,也算是一起过节了吧。”郭敏淡淡地笑了,“只是更多的时候会心疼孩子,早上出门,孩子问我‘妈妈你要去上班了么’,‘是啊’‘那我想妈妈的时候,可不可以就哭一下下’,工作一天我从来不敢给孩子打电话,因为我害怕听到孩子的哭声,平时工作忙,我必须让他更自立,告诉他,他是个男子汉,要坚强。”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接到求助电话,她们就会通过大屏监控,引导车辆,联系医院,使病患能以最快的速度,一路畅通地到达医院;在中高考的时候,她们加大警力,全力救助考生及时到达考场。她们用一副副温柔的肩膀,架起了一座座为人民服务的桥梁。
夜幕降临了,换班的接警员准时到达了岗位。看着忙碌了一天的接警员走出大门,就像一朵朵绽放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