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西频道4月1日电 (闫婧)3月19日,古交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市长贾慕权表示,2013年面对煤焦市场持续疲软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建设“四个一流”的战略目标攻坚克难稳增长,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局面,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5亿元,下降12.2%;财政总收入13.4亿元,增长6.1%。
调结构促转型 改革中增活力
去年,古交市煤炭行业24座矿井中16座复工复产;焦化行业确立了华润煤业、山西焦煤、古交煤焦三大整合重组主体,月明鑫、银焱等企业的兼并重组工作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西山蓝焰煤层气综合利用项目形成了日产气量20万立方的能力,实现产值7000余万元;科技园区落户的13个项目中8个建成,其中纳米聚晶金刚石、泡沫彩釉玻璃等6个实现了试生产。
今年,古交市将强力推进煤矿复工复产,力争全年21座复工,6座达到联合试运转条件,实现原煤产量245万吨;组织实施各类项目180项,实现投资超百亿元。继续发挥科技园区平台作用,开展园区二期规划,加快纳米空气净化设备等项目落地开工,完成10个以上新项目储备。大力实施中联煤层气开发、振发新能源太阳能发电、蓝焰煤层气综合利用和昆仑天然气CNG加气站等项目建设,推进中电投、中广核等风电项目开工建设。支持科技园区泡沫彩釉玻璃、赛隆陶瓷、中药饮片加工等项目达产达效,尽快为古交经济增长作贡献。
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 三产投资比重再提升
去年,古交市着力巩固壮大现代服务业,金牛大厦改造、台湾商业街等项目开工,福福山生态狩猎区、龙城向新滑雪场提档升级,三产投资比重持续提升。古交市精心培植现代农业,全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打造了10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建成了4个现代农业园区,培植了3个省级著名商标。
2014年,古交将加快推进服务业现代化,改造升级金牛西大街、东曲、马兰滩等商业组团,打造人民路高端商业街,力争新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品牌。重点扶持12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培育100户种养殖示范户,巩固岔口老农、龙城向新和福福山等20个现代农业园区,支持海粟、源林、狐山岩茶等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建设与管理并重 创建“特色山水城市”
古交市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2013年初步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了《东部新城火山修建性详规》、十大片区详规、“两乡三镇”总体规划和10个村的新农村规划。加强城市建设,全市新增住房面积20余万平方米,实施了凤凰苑、丽景花苑、优景美郡等旧城改造项目,实施了东部新城火山片区回迁安置小区、御景华府、北苑小区等新城建设项目。全面强化城市管理,整治了4条小街小巷、2个老旧片区,创建了省级清洁工程示范乡镇、村庄和街道各1个。
今年新城开发将于旧城改造并重,以打造山围水绕、山水辉映的“特色山水城市”为定位,加快东部新城火山、三岔口、河口、古钢4大片区11个新建工程和金牛大厦改造等项目建设,推进当中街、西曲、川西、王家沟和大川河矿等片区旧城改造,启动中心城区自由港CBD城市综合体一期工程,切实促进城市扩容提质。基础建设与城市管理并举,实施屯村—太克线二级公路新建、滨河北路改造、太克线综合整治、滨河南路小峪沟段路面改造等城市道路工程,启动实施国新能源焦炉煤气置换天然气项目,鼓励引导出租车、公交车油改气。
山上增绿水中造景 用心做足山水文章
去年,古交市大规模实施生态建设,完成造林8万亩,超太原市目标任务的15%,森林覆盖率由往年的17.9%提高到20.1%,城市绿化覆盖率由39.3%提高到39.8%,绿地面积新增8.2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8平方米,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古交市全力推进城镇化步伐,综合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力争用3-7年时间,分步解决沉陷区4.4万居民的安置问题,实现“山上生态化,山下城镇化”。今年将重点实施嘉乐泉社区采煤沉陷综合治理项目,彻底治理牛角上潜在崩塌,启动铁炉二沟滑坡治理,启动梭峪、镇城底等第二批沉陷区村庄整体搬迁安置。加快马兰、河口、镇城底等建制镇扩容提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一批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环境宜人的“美丽乡村”。
同时,开展国家园林城市申报工作,加快省级林业生态市创建,重点实施金牛森林公园南山景区提档、太克线通道绿化增景、1.6公里汾河城区段蓄水美化一期和水泉寨公园提质改造4项工程,完成大川河公园、火山公园、屯村城郊公园3个公园规划设计,不断拓展城市园林绿地规模。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