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网络媒体网络媒体

太原市“小饭桌”和“透明厨房”创新管理走在前列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4/4/21 15:28:33

小“小饭桌”看担当 “透明厨房”重监管


人民网太原4月18日电(郭凯祥)近年来,太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监管为民、保障安全、服务发展、争创一流“为监管理念,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创新监管机制,坚强综合治理,积极探索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关键控制点及科学监管方法,着力解决影响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的突出问题,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整体形象平稳向好。其中在“小饭桌”和“透明厨房”的创新管理上走在了全国前列。




“小饭桌”里的小学生午休间


“小饭桌”,也称午托班、午休班等,是学校附近专门为中午或下午放学后不能回家休息的小学生提供休息、就餐的场所。近年来,小饭桌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全市的小饭桌由2010年的百十家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家。“当时小饭桌的管辖权没有明确该谁家管理,可此事事关众多学生安全又不能没人管,事情反映到太原电视台举办的《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直播现场有人说应该让我们管”, 太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魏元平4月17日和媒体见面时回忆说“既然老百姓相信我们,那我们就要敢于担当,我们不管谁去管”。太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经过研究决定,采取“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教育引导、逐步规范”的原则,在太原市杏花岭区开展了试点工作,于2009年开始,将小饭桌的食品安全问题率先纳入管理,责成食药监等部门主动出击、勇于创新,先行先试。通过采取协调调研、建章立制、查处整顿、人员培训和社会公示等一系列措施,在卫生、教育、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创新思维、因地制宜、不断完善、整体推进,从以前无人管理,随意经营,条件不具备,硬件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的状况,发展到了目前该区246家小饭桌全部达到了持证亮照经营,700多名从业人员全部经过专业培训和健康体检,硬件设施设备基本齐全,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赢得了广大家长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为了更好地保障小饭桌的食品安全,杏花岭区号召全区小饭桌开展“比、学、赶、超”竞赛活动,从硬件设施到内部管理,全面开展星级创建活动。小饭桌正在由被动监管向主动规范变化,由“你让我做”向“我要做好”转变,由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向以优质服务和安全环境促进利益的科学良性发展,小饭桌正在赢得更多的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2012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印发《小饭桌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实行登记备案管理,开展了创建星级小饭桌活动。截止2013年底,全市涌现出三星级小饭桌28家,二星级小饭桌71家,一星级90家。2014年太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全市小饭桌全部实现星级化管理。




饭店大厅里的“透明厨房”


“透明厨房最近成了太原市街头巷尾老百姓热议的又一个新名词,太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了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明白”而推行一项“透明厨房”活动,直接将饭店后场“晒”在阳光下,让消费者放心、监管者省心。


“透明厨房”工程是通过在后厨食品加工关键区域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等方式,实时监控切配间、烹饪间、凉菜间、餐用具洗消间等重点区域硬件条件和现场操作,将餐饮服务单位操作间的卫生条件、原料使用、操作过程等一目了然地通过就餐大厅的电子显示屏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同时在餐厅的显著位置张贴投诉举报电话,随时接受监督。


太原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全市实施“透明厨房”工程,遵循“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的原则,以特色街、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和学校食堂为重点单位。2013年,太原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和移动公司联合以该市食品街为试点向全市推广“透明厨房”,市民走进餐饮单位,在店堂醒目位置可看到显示后厨操作的视频画面,直接看到餐馆厨房里的加工情况。目前,食品街已安装使用“透明厨房”40余家,基本覆盖代表太原饮食的食品街的大中饭店,这种“透明厨房”区域覆盖在全国尚属第一家。“透明厨房”视频通过网络传输到管理平台,餐饮单位负责人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平台,对本单位后厨操作过程、岗位落实情况进行适时监督和管理。利用3G技术不仅将厨房视频实时传到就餐大厅的显示屏上,还可传至终端存储器和执法人员的手机上。通过这种方式,对食品原料的清洗使用、餐饮具的消毒保洁、食品的烹调制作等关键部位、重点环节进行远程监控、实时监控、不仅能促进厨房工作人员更加规范地操作,而且食药监人员还可以通过调阅监控视频,清楚地了解厨房的操作情况,进行整体评估,为处罚餐饮服务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提供有力证据,装有“透明厨房”的饭店也因此增加了不少人气。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