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大学广纪大学广纪

英伦散记之十七 巴黎漫游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郝梓倩 发布时间:2016/11/25 9:45:00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巴黎。或许是因为她的盛名,或许只是单纯因为她就在英国的对面,近且方便。

每一趟旅程都有不同的开始,这一次的行程准备略显匆忙,但自助游的魅力也是在此——费心费力安排一切,却又难免在旅行真正开始后误打误撞碰上很多不期而遇。无论这些不期而遇是困难还是惊喜,都充实了经历。每每在车站,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就在想,同样是一脚踏上同一个地方,但似乎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初衷。有人来寻梦,有人来疗伤,有人来追逐电影里自己魂牵梦萦的场景,有人来朝拜久负盛名的景观,也或许有人只是为了尝尝正宗的在地美食,或者只是因为抢到了一张特价机票。

 

埃菲尔铁塔 郝梓倩 摄

看纪录片和介绍,或许要比任何一次的自己游玩要清楚明白、经济实惠,但我始终认为,就算面对同样的山川海洋,不同人的视角和感受永远不尽相同,再相知的人也无法分享,更何况纪录片,就更难以相提并论。旅行,是一个人的心在路上,有色彩、有温度,是触摸、是经历,是我向往和珍惜的记忆。

对巴黎,本没有很多的向往和期待,但当你真正投入她的怀抱,你才能体会那种所谓的浪漫。都说,每个女人都想去一次巴黎。首要原因,大抵就是出于巴黎的浪漫吧。在这里,你要做的不是规划,而只是感受——自由地去感受。

 

巴黎塞纳河畔 郝梓倩 摄

在巴黎的日子是散漫的,太容易被草地和咖啡馆分神。街的转角总有小小的咖啡馆,门口摆着小小的圆桌和椅子。人们喜欢面朝街道而坐,啜饮一杯咖啡,或安静看着来往人群、或与朋友聊上几句,就这样度过一个下午。一杯咖啡承载的时光,真真的就像那句法国谚语——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执意去看夜的铁塔,总以为灯光会让它更加绚烂。于是,沿着傍晚的塞纳河一点点走近它。河边无处不见的是消闲的人们,他们只是坐在那里,欣赏落日吹吹风,根本没在做什么“正经事”。夜幕一点点降临,远远看到整点闪灯的铁塔,心情一点点激动起来。在最后的街角,一转弯,当它真的跃入眼帘的时候,仿佛相识很久却从未谋面的老友终于相逢于现实之中,熟悉又陌生。排长长的队,终于登上埃菲尔铁塔的最高层,吹着巴黎浪漫的风,看着巴黎浪漫的灯,莫名的柔软的情愫从心底升腾而起。若不是之前太多文学影视作品的熏陶让我形成的潜意识作祟,那一定是巴黎浪漫的氛围早已沁入她的空气,每吸一口都会让人“中毒”几分。所有的浪漫都和“急”没有关系,只有巴黎这种“懒”的地方,才是所有浪漫元素肆虐生长的温润土壤啊!

蒙马特高地,有着此行我最喜欢的教堂——圣心大教堂——因为它的名字,因为它在那些有名电影里出现的模样,也因为它安静伫立于高地之上,不沾染周边的喧嚣。拾阶而上,离洁白大圆顶的圣心大教堂越来越近,这里是除埃菲尔铁塔之外第二个眺望巴黎全城景色的地方,也正因为这个地形,圣心教堂显得更加雄伟圣洁。

 

圣心大教堂堂顶壁画 郝梓倩 摄

进入教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圣坛上方的巨幅天顶壁画:耶稣伸开双臂伫立于中央,身上衣服洁白、身后光环闪耀。仰头望着他和侍其身旁的圣母、众天使、和平鸽,只觉得一种圣洁而虔诚的情愫从心底油然而生,觉得耶稣庇佑着自己、庇佑着众生,接受世人虔诚的膜拜和忏悔,包容世间的善与恶。继而在教堂里不自觉地压低了说话的声音、放轻了前行的脚步,凝望着每一尊雕刻和每一幅壁画,在点点烛光中感受片刻来自上帝的感召。

从圣心教堂出来,顺着山势来到半山脚下一个小小的公园,是为了看一看那堵有名的爱墙。这就是巴黎人的浪漫,四十平米深蓝色瓷砖的墙面上,用311种语言书写着“我爱你”,表达着人们对爱的渴望。把爱说出口,应该才是打破重重心墙的好方法。

 

爱墙 郝梓倩 摄

除了巴黎的浪漫,无法不提起两位我佩服的人,他们被安葬在巴黎的蒙帕纳斯公墓,他们就是波伏娃和萨特,特别是波伏娃,更对我影响尤深。毕业于巴黎高师的女权运动创始人之一波伏娃,在她的著作《第二性》中的哲思,男人看了,大抵是会恨的吧。她与萨特不仅是学术思想上的伴侣,其婚姻形式至今更是无人可以复制。他们忠诚于彼此,又各自有过另外的约会者,他们在自由的基础上承认彼此。我赞叹他们的爱情,我更折服于波伏娃的思想,被她的理论所深深震撼,同时,又对这个直到如今只有些许改变的世界而感到些许悲哀。

长久以来,特别是在中国文化中,男性的所谓主导地位根深蒂固,女性是被物化的他者,要靠对男性的价值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身体上的价值、意识上的价值,正如波伏娃所说,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很多人用“女性化”来形容和嘲讽没有责任感、胸怀不够宽广的男人,所以他们把女性定义为愚蠢、软弱、心胸狭窄的存在。拥有所谓女性特征的男人得不到尊重,那么女性本身呢?如今,女性仍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家庭地位的劣势。简单至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男孩子受到更多的关爱和照顾,以至于他们更成为了长不大的孩子。网络传播环境中,不乏以女性特征做买点的广告,却难以见到暴露的男性形象。男人看到暴露的女性,认为她们是可以被征服的对象,而女人看到暴露的男性,则感到有可能被侵犯的危险。和颐酒店女性遭遇危险的案例之后,舆论四起,纷纷教给广大女性如何防身、不要晚归。那么如此看来,女性是否不要出门才是解决男性犯罪问题的根本之道?当然,女性并不是全然无辜的,她们往往变成那些贬低行为的同谋。

《第二性》影响西方思想甚深,而它的译本却在中国普及度寥寥,难符其盛名。对于女性意识的认识、女性权利的争取、女性地位的改变,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对于中国女性,我强烈推荐她们都去读读这本“女性的圣经”。毕竟,比起被束缚,甘愿被束缚和被束缚而不自知才更为可怕。

巴黎的风、巴黎的水、巴黎的空气,巴黎的浪漫氛围、巴黎的自由哲思,都随着咖啡的香味、牛角包的甜味,一口口进入我的身体。看得越多,才越告诉自己,去走更远的路吧,至少尝试去拥有一颗更宽广的心。

 

责编: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