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6时30分,水头镇党建办主任张丽的闹钟响了,新的一天疫情防控工作又开始了。
用行动践行使命
匆匆起床洗漱后,张丽一天的工作就从微信调度开始。作为党建办主任的她管理着56名党员组成的突击队伍。为了便于管理,她将56人拉进社区的二级网格群,在社区的151二级网格群中都有1-2名突击队员,负责定时、定点上报网格区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她每早的第一要务就是迅速汇总网格群内信息上报党委,再通过微信小视频集中调度15个卡口执勤人员到岗情况。调度工作完成后,她把口罩、党徽、工作证一一戴上,快步走出了镇政府大院。
从水头镇交口村的云梦豪景西至后水头村的人大宿舍,北到后峪村的学府公馆,途径15个小区卡口。张丽深知,人员流动量大,防控压力重。这15个卡点56名党员24小时的严防死守,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证。
早上8点钟,张丽搭顺车赶往各卡点现场督查。15个卡点走一遍,需3个多小时。在各个卡点,张丽都要细致查询突击队员的到岗履责情况,更为费时的是,要不厌其烦的反复强调执勤的“五四一”工作法。令她欣慰的是,15个卡点无一缺位,人员全部在岗坚守。
为了提高布控设防的实效,她将突击队员归纳为网格化 的“五员”:做好调查员,对网格内的外来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把武汉返乡人员底数彻底摸清楚,确保不漏户、不漏人。做好监督员,监督武汉返乡人员定期量体温,不随便进出,居家隔离14天。做好宣传员,宣传疫情相关政策,开展正面引导,做好思想工作。做好守门员,坚决守好两道门,武汉返乡或者重点疫情地区返乡居家隔离人员,一律不得出自家门。网格区内的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人员进出登记、测量体温、戴好口罩,不得随意进出。做好协调员,体现人文关怀,对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需求及医疗保障提供服务,做好衔接工作。
用关爱传递温暖
14时,接到电话的张丽,喜出望外,因为期盼已久的物资回来了。她立马发到网格微信群:突击队队员每人10个口罩,每个卡点一个保温壶、一个消毒壶、两瓶消毒液、一箱桶面、一盒太谷饼。她马不停蹄地飞奔去镇大院,不会开车让急性子的她十分懊恼,只能四处找人借车帮她去送物资,物资全部发放到执勤人员手中后,她说:“给他们送点物资,我心里好受多了,他们太辛苦了。”
用坚守护卫平安
17时左右,回到镇里的张丽,又忙着开始整理疫情防控的资料。镇里推行的“三级联动、十户联防”是构筑疫情防控的典型做法。她要把典型做法运用在实际工作中,“组织机构体现了三级网格的建设、十户联名要有具体的姓名和电话、三级网格长要有具体的职责、三级微信群上报的动态信息要留痕”她嘴里默念着,思路理清后,又急着电话通知19个支部书记往回交资料,并将资料汇总好。
抬头一看,已是21时20分。她将办公室收拾好,拖着疲惫的身影,围着围巾,带上帽子准备回家,路过山水庭院的卡点,她又情不自禁地走向了卡点,检查了卡点情况。离开时,她再次叮嘱值班人员一定要严防死守,绝对不能麻痹松懈。
22时30分,时间太晚了,不能回青城小区看孩子了,她只能返回北苑娘家,到家的张丽拿出手机浏览最新疫情动态,并通过微信传达到工作群。这时,她才有时间打开家人群翻看婆婆发给她的儿子照片与小视频,并傻笑好久,这也许是她一天中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
一天下来,尽管很累,但很充实。看到水头镇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得力,张丽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因为她坚信,职责在心,使命在肩,通过基层干群的勠力同心、辛苦坚守,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任建伟)
责编:高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