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24日从市安委办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领导关于安全生产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我市近日出台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强化事故应急救援最后一道防线。要突出“安全生产责任、双重预防工作、安全技术支撑、违法违规惩戒、基层基础保障、事故应急处置”六大体系建设,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职工积极参与、社会监督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实现“努力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目标。
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以下要求: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通过健全安全责任网,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对组织部门提出的领导干部任免事项,要征求安全生产部门意见并严格把关。强化安全生产失职追责,定期抽查各级、各有关部门党委、政府安全生产履职台账和失职追责落实意见,市、县两级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依照职责对发现和移交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调查处理。
着力构建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工作体系。各级各部门分类分层抓好源头准入、建设过程风险管控、生产经营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等全过程的安全管理,重点排查可能发生群死群伤的风险点并逐一建档造册,落实管控责任和措施。每季度排查评估本辖区的重点行业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按照安全风险“红、橙、黄、蓝”4个等级,分别确定事故隐患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规模以上和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每月排查评估本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分级。定期对红色、橙色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预警。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督促企业建立并运行企业隐患排查自查、自改、自报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班组日查、车间周查、厂矿月查、集团公司季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着力强化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继续推广政府购买服务,解决企业专业力量不足问题,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应用,针对可能引发重大事故风险的重点区域、单位、部位、环节,加强远程监测预警、自动化控制和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等设施设备的使用。推进企业技术装备升级改造,督促企业淘汰一批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技术和装备。
着力强化违法违规惩戒体系建设。对情节恶劣、屡禁不止、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要实行严格处罚。定期公布列入安全生产黑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
着力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保障体系建设。严禁新建不符合国家规定高危行业企业最低经营规模标准的小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宣传教育培训,加强市、县两级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安全监管基础工作,提高全市安全监管队伍履职能力。
着力加强事故应急处置体系建设。科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培训。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提高实战能力。
(陈剑)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