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山西网事 > 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让晋中市博物馆“活”起来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2/5 23:20:00

晋中市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000平米,建筑高度32.4米,展厅面积约为9000平米,是一座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晋中市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展览、公共教育和文化交流于一体,集晋中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融现代展示宣传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文化平台,是晋中市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是近年来山西省新建现代化博物馆的重要构成。

晋中市博物馆地上四层。一层为青少年历史学堂、报告厅;二层为总序厅、临展厅、独立展厅、名人堂等;三层为历史文化基本陈列;四层为专题陈列和艺术休闲水院。以“岁月风采”为主题,通过梳理晋中历史文献、出土文物、地方民俗风情,以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着重打造6大亮点,具体是“一村”(晋中史前第一村)、“一珍”(晋中灵石旌介商墓)、“一境”(佛教艺术第一境--)、“一街”(天下晋商第一街)、“一道”(晋商开辟并主导延续二百余年的中俄万里茶道)、“一彩”(革命风采第一画—八路军在太行山的巨幅画作),展示晋中悠久历史文化和厚重人文精神。除基本陈列外,晋中市博物馆还根据实际情况举办临时展览、组织各种门类的专题学术讲座,以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作为晋中文化的传承者、引导者、展示者,晋中市博物馆本着“三贴近”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和群众需求放在首位,着力打造成真正的“晋中历史的教科书、晋中风采的大屏幕”,“专家的研究室,群众的大教室”,让晋中市博物馆真正“活”起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晋中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晋中市博物馆走出了自己的六大特色。

1、一村,“晋中史前第一村” 

表现距今7000年至5000年时期以太谷县白燕仰韶文化遗存为代表的史前文明,以“晋中史前第一村”的概念复原远古时期晋中地区人类的生产生活情景,表现晋中大地人类繁衍生息的第一步。

2、一珍,“晋中商周第一珍”

灵石旌介商墓是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发现与研究对于探索晋中地区的方国以及商王朝与方国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灵石旌介商墓中的“青铜器”作为“方国遗珍”的亮点。

3、一境,“佛教艺术第一境”

秦汉以后至宋元时期,晋中地区是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融合交流的聚集地。晋中市发现了较为丰富的北方民族风格的遗存及佛教艺术品,故以“妙境梵音”之“艺术之境”,重点从艺术的角度展示佛教艺术文化精品。

4、一街,“天下晋商第一街”

晋中是晋商创造辉煌达到鼎盛的地方,是晋商创办票号金融称雄的地方,说晋商,展示晋商,晋中不浓墨重彩,哪里能浓墨重彩?从祁县太谷平遥,大院票号钱庄,到古城老街老屋,到晋剧梆子声中的红火,到舌尖上的面食,将综合展示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晋商大院,各大商号、票号、明清商业街,将呈现活态业态的复古商业街。

5、一路,“万里茶海第一路”

十七世纪初由晋商开拓并主导的“中俄万里茶道”,强化展示晋商的开拓进取、敢与冒险的创业精神。这条连接中俄两国贸易往来的“世纪动脉”是继古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国际商业文化线路。自福建武夷山至俄罗斯纵贯欧亚大陆长达13000多公里,延续时间达200余年。

6、一彩,“革命风采第一画”

晋中地区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场,晋中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部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重点表现晋中在抗战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做出的贡献,以巨幅组画的形式生动再现革命先烈的风采。


日前,在位于晋中市北部新城凤鸣街的晋中博物馆内,一场举办了三个多月的“清宫遗珍”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故宫珍品特展即将收尾,湖北省博物馆馆藏180余件(组)珍品,在自家家门口能看到这么多珍贵文物,领略故宫皇家珍品,许多文物爱好者对晋中博物馆的这次活动竖起大拇指称赞。




打造新型的文化高地、百姓的精神家园,成为晋中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特色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总导览,让大众在愉悦中感受文明、汲取知识、接受教育,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晋中市博物馆不断拓宽思路,在激活晋中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原色”中,凝练晋中博物馆自己的“本色”,让历史文物在百姓生活中“活”起来,把博物馆建成具有时代性的文化精神坐标。




(图注:晋中市博物馆每周日上午举办免费公益讲座)

据悉,2018年12月5日,晋中市博物馆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