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山西网事 > 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山西师范大学化材学院薪火留香文化传承实践队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为进一步了解、传承优秀山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并增强人们创新性,继承与发扬传统,近日,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薪火留香,文化传承”实践队的同学们进行了对山西各地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地考察活动。活动以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为配合疫情防疫工作及学校要求,本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在太原青龙古镇、右玉、忻州五台、盂县藏山开展,并采取线下实地考察、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有机结合开展。
成员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展开行动。
第一小组前往太原市青龙古镇。进入商业街,虽游览人数相比之前减少,但商户们热情高涨。她们向手工艺者了解古老的手工艺技术:酿醋,制作空心拉面,手工豆腐,捏面人等,并参观了各种手工艺制品:绣花鞋,枕头和各类装饰品,与手工艺者交谈,了解传统工艺的现状并提出解决方案。随后进一步游览各种建筑,感受古代建筑文化的魅力。
第二小组前往右玉贺秀萍剪纸工作室进行采访和参观,采访进行得十分顺利。贺秀萍老师从材料、用具、剪纸的形式一一进行讲解。接着,老师又带领着她们进行了剪纸基本形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老师进行了耐心的指导,她们也学会了基本的剪纸操作。
第三小组前往忻州五台山圣地,探究佛教文化。殊像寺,在这个地方有不少信奉佛教的人前来参拜以表达人们的敬意。随后她们又前往饰品店,感受五台山特有的手工艺文化,如六佛珠。最后她们品尝了五台特色台蘑,并采访老板,讲述疫情对生意的影响。
第四小组则前往忠义文化代表地——藏山。来到此地,一座程婴携赵武驾马逃跑的雕塑便映入眼帘。这座雕塑活灵活展现了当时的情景。随后又前往藏孤洞,它由天然的钟乳石岩洞形成,在这宝洞里藏匿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国正卿,延续了百家姓的第一大姓赵氏血脉。藏孤洞也蕴藏着忠义之根,民族之魂。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山西师范大学的学生们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山西省内传统文化的博大进深,对于如何更好地继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如何让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文明中继续传承下去,如何让它们走进当代生活与文化,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