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山西网事 > 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三十载铸就“隐形丰碑”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刘慧芳 发布时间:2019/11/8 16:11:21

三十年来,在中国PCCP人的手中,中国已成为全球生产与使用PCCP最大的国家,中国PCCP的制管设备、工艺技术、生产水平和管材铺设安装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0月30日,中国PCCP产业发展30周年庆典暨PCCP全产业链高峰论坛在山西太原举办。来自中国水利工程等相关协会学会的领导及专家代表,国内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的领导及专家代表,国家PCCP重点工程等相关单位的代表相聚太原,共襄盛举。

30年,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个论坛为何选择在山西太原召开?PCCP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输水巨龙解难题 近水终能解近渴


滔滔汾水碧波荡漾,两岸景色如诗如画。10月30日上午,一辆中巴车行驶在太原南内环桥上,“这就是汾河,山西人的母亲河,现在水质好了,水量丰了,这也得益于万家寨引黄工程每年向汾河进行生态补水,今年补水量是2.3亿方”。本次论坛终身贡献奖获得者、同时也是万家寨引黄工程的主持设计者之一孟晋忠教授向远道而来的原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参事蒋明麟和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执行会长徐永模介绍道。

“万家寨引黄工程是第一次大规模把PCCP作为主要管材的国家重点工程,工程的建设使中国PCCP行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推动PCCP技术在全国得到大范围应用,创造了多项国内和国际纪录,锻造出中国新一代PCCP工程设计、

制造、安装和监理的专业团队,带动了国内PCCP蓬勃发展,在我国PCCP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孟晋忠教授说道。

引黄入晋工程是山西省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水利工程,从黄河万家寨水库取水,分别向太原、大同和朔州供水。工程由总干线、南干线、联接段和北干线四部分组成,设计年引水量为12亿方。引水线路总长442.3公里,其中,总干线44.4公里,南干线101.8公里,联接段139.4公里(其中利用汾河河道输水81.2公里),北干线156.7公里。 

1998年引黄工程联接段PCCP项目开始招标,3米大的管径、高工压和43.2公里的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银行认为我国没有生产安装大管径PCCP的能力,要求进行国际招标。面对贷款的压力和国际承包商提出的苛刻要求,山西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拒绝了所有国际投标,改为国内招标采购。

这一重大决策开启了国内生产制造、安装和应用PCCP的新阶段。

万家寨引黄一期工程联接段输水工程于2002年9月建成试通水,2003年10月26日起向太原市呼延水厂正式供水,到目前为止从未间断过1秒钟,已实现安全连续供水近16年,这条“输水巨龙”源源不断地将清洁水源输向城市供水管网,最后进入千家万户。



助力南水北调工程  护千里江水进京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送去南方的江水,滋润着缺水的北方大地。这条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在人类波澜壮阔的水利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中华大地上的新地标。

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从房山北拒马河至颐和园团城湖,全长80公里。PCCP管线56.4公里,长度占南水北调干线北京段工程的70%以上,是南水北调进京的主动脉。其中京石段工程首次在国内采用了内径4米超大口径PCCP,此前超大口径PCCP管道设计在国内没有先例。

“面对艰巨的挑战,PCCP全行业与国内著名科研院所与质检、施工、监理等单位协同工作,开展了包括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超大口径PCCP管道结构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等几十项科技攻关,最后一系列技术难题得以攻克,PCCP行业也实现了从追随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北京韩建河山负责人田玉波告诉记者。

自2014年12月27日江水进京以来,北京已接受总水量50亿立方米,从缺水到有效缓解,正是PCCP工程为北京的用水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南水进京在促进首都水源涵养,推动宜居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0年铸就“隐形丰碑” 创新发展再创辉煌


“三十年,两代人,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用两万多公里的PCCP铺就了中国大江大河引水的巨型管网,PCCP是我们隐形的“丰碑”,今天的中国在PCCP技术领域已不逊于任何一位竞争对手,中国PCCP已成为中国“创时代”的新标志!今天,我们纪念中国PCCP产业发展30周年,不仅仅是回忆创业维艰的峥嵘岁月,也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我们已取得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要面向未来,继往开来、走向世界,以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中国创造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执行会长徐永模在论坛上深情地回顾了PCCP产业30年的发展。

30年来,PCCP先后成功应用于山西引黄入晋工程、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辽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新疆引额济乌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辽宁省重点输水工程、广州西江引水工程、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等诸多国家重大引调水及供水工程,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及城市供水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谈到未来发展时,徐永模会长提出要用新的创新思维、新的创新路径,新的组织模式发展PCCP技术。在技术创新工作方面,建立产学研用技术创新联盟;抓住影响PCCP市场结症开展工作;应用先进制造、智能制造技术;从产品制造走向工程服务。 

30年来,PCCP在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足迹”遍布全国大江大河引水工程,结出了累累硕果,相信未来这条“巨龙”还将继续腾飞。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