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打好集体经济“破零战”中,左云县不仅将人力、物力、财力向集体经济空壳村倾斜,加强“输血”,更重要的是固本培元,加强组织保障,提升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标本兼治,激发村级经济的发展潜能。
一是强化干部保障,打造骨干队伍。坚持因村选人、因村派人,根据单位部门性质和职能,结合干部专业特长和工作经历,分类进行选派驻村工作队,从县直事业单位选派了年轻干部到集体经济空壳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把“破零”攻坚作为干部锻炼成长的“主阵地”和“练兵场”,调动和激发基层干部攻坚“破零”、干事创业的活力和动力。
二是强化组织保障,筑牢基层“堡垒”。把推进集体经济“破零”行动和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同步推进,去年,对党建弱、经济差、发展慢的22个后进村,采取县级领导挂点联系、县直部门结对帮扶、工作队专项整治、“第一书记”驻村指导、乡镇党委具体实施“五位一体”整顿模式,抓班子治“软”,抓帮扶治“弱”,抓机制治“涣”,抓管理治“散”,培训农村“两委”主干、骨干党员、大学生“村官”、农村第一书记1225人次,解决村级财务管理、土地承包等热点难点问题46件。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激活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加大投入力度。在整合用好上级各项帮扶资金的基础上,逐步加大了县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了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农村“两委”主干工资人均增长11.4%,并积极争取上级扶贫发展资金,鼓励支持企业完成扶贫项目投资,同时完善了资金使用运行监管体系,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
来源:大同日报 文/申力 王艺博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