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房坪村遭强降雨伴随冰雹袭击,部分村民家中进水,全村农作物受冰雹打击,受损严重!”8月7日下午5时,一个电话打到了区残联副理事长高民的手机上,顾不得许多,他抄起一件雨衣就冲出门了。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第一书记”的身影。面对暴雨,吴城镇油房坪村“第一书记”高民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战斗在抢险救灾第一线,不顾个人安危,成为抢险救灾中的坚强堡垒,为受灾群众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堤坝。
没有退缩抢险救灾在第一线
油房坪村由于修建铁路时没有修建排水设施,致使暴雨发生后形成急流淹没村里农田,全村停电。暴雨肆虐之时,第一书记高民带领村两委党员干部坚持哪里险情最重就冲在哪,哪里最需要人手就干在哪,高民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动员,特别是对村内房屋进水住户进行了紧急转移、就近安置,全力确保村民的人身安全。在高民的及时抢险下,全村倒塌房屋为零,群众伤亡为零。排查工作结束已近晚上12点,连饭都顾不上的吃的高书记匆匆吃了个月饼垫底,就又投入了紧张的后续部署工作中去了。
工作暂告一段落后,高民毅然选择了在村内留守值班,由于村委房屋失修漏水不能住人,高民在车内坚守了一夜,一晚上,高民几乎没合过眼,24小时蹲在一线,始终坚守在抢险救援的最前沿,没有离开群众半步,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
在这次抢险救灾中,老百姓不仅仅是感动,更变成了行动,全村百姓空前团结,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老百姓们手挽手挥臂救灾的场景。
不等不靠灾后自救在第一时间
油房坪村是纯农业村,村民大多依靠农作物种植为生,突来的暴雨和冰雹让全村农作物几尽全毁,合作社20几头羊也被冲走,部分村民家中进水严重,房屋已出现裂缝。暴雨停止后,为把群众损失降到最低,早上七点,第一书记高民又带领党员干部不等不靠,充分发挥村“两委”成员、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帮助村民清理屋内屋外淤泥,加大对险情、险段的巡查频次,全力开展自救工作。为了防止新一轮暴雨造成更大的灾情,他组织群众开挖水渠,清理路面淤积,提前做好迎接二次汛情的准备。
第一书记是危难中的旗帜,是激流中的方舟,他们在抗灾救灾中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利益大于天”。目前,全村生产自救工作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展开。?
冲锋在前致富脱贫在一线
“既然来了村里,就要为村里留下些东西。”高民说。去年7月,高民积极响应号召成为油房坪村第一书记,肩负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使命与重担。他以村为家,上接“天线”找项目、寻资金,下连“地气”聚人心、带队伍,心里惦记的是民情冷暖,脑里琢磨的是富民强村,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主心骨”。
任职以来,高民多次走访群众,探讨摸索脱贫致富路子,先后筹集9000多元资金补修硬化了村中部分路面和建立水井房;给村里中老年聋哑人争取了助听器30台;为34户困难家庭申请了低保补助;……累计帮扶资金高达21.5万元。但在他看来,要想彻底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必须走出一条村民共同富裕之路。在多方调查后,高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村里24户残疾人贫困户捐助了160头羊,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油房坪村残疾人养殖合作社,逐步扩大养殖范围,现已初具规模。
“自从高书记到我们村里,给残疾人争取了轮椅,给残疾人贫困户争取发放了价值5千元左右的羊,他是实实在在为我们全村老百姓办实事的好书记。”村委委员高来旺说。说起村里的第一书记高民,村里人总会竖起大拇指,言语中充满着感激。为了村里发展,高民还主动把自己第一书记补贴金用于为村里购买生活用品。今年七一党课,高民更是自费为村中党员带去了水杯等纪念品。“党组织,就要把党员们组织到一起,这样才有归属感。”高民说。
“下一步我将以脱贫攻坚为目标,以残疾人养殖为主,不断扩大养殖,带动辐射全体村民集体致富。”说起今后的打算,高民自信满满的说到。油房坪村的幸福美丽蓝图已经绘就,在高民的带领下,干群齐动手,投入到决战贫困的攻坚战中。
责编: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