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的石楼农村,已经看不到什么鲜艳的色彩,一派持重的冷凝让每个村子显得安静了许多。该县罗村镇沙窑村第一书记王苗奎却静不下来,从贫困户王候明新建的羊圈中走出来,搓了搓手、跺跺脚,哈一口白气就又走向了另一户贫困户家里。
沙窑村,穿省道而建,距石楼县城不足5公里。2015年上任沙窑村第一书记以来,王苗奎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村民过上好日子,让这个离县城不远的村子活跃起来。一年多来,他积极调动村“两委”班子的积极性,一项一项事情入手,一个一个难题破解。现在,沙窑村村民的自来水入院进户了,体育文化广场整洁亮堂了,村级活动场所宽敞明亮了。村民张瑞平说:“现在的‘两委’班子特别团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村里发展起来、让村民富裕起来。”
这一切源于王苗奎担任沙窑村第一书记以来细致周到的规划和筹措。他同“娘家”单位吕梁市委政法委扶贫工作队一起,向石楼县委组织部争取到4万元,对村内旧学校进行改造升级,新的党组织活动场所焕然一新;争取15余万元新修建了两条6公里的田间道路;沙窑村本来耕地就少,人均2亩左右,沿河道边原有的56亩平地又经多年洪水冲涮河坝塌陷,碱化严重无法耕种,为此他积极向石楼县扶贫部门争取6万元实施盐碱地改良。他还邀请水利部门对300亩平地实施喷灌进行了实地勘察设计,现正在申请立项,实施后可惠及49户贫困户。“王书记为改善村里的环境,跑了无数次腿,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村民们生活好起来”,沙窑村村主任张世光介绍说。
除了为村里的产业发展跑腿,王苗奎还时刻关心着困难村民的生活情况。前段时间,贫困户田润平突发心梗住院后,王苗奎立即请示并组织机关干部为其捐款6800元,并积极通过媒体向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捐款活动。同时,还多方联系医院,使其顺利入住山大一院进行救治。遗憾的是,田润平没有能够救治过来却还留下了两个儿子,一个智障,一个残疾走路不利索。这段时间,王苗奎又忙起来了,他想方设法给田润平的两个孩子落实生活保障,低保、五保申请,村里的保洁员、护林员报名,能照顾的他都想方设法帮忙。
寒冬腊月,气温降了不少。王苗奎会不间断地来到高果迷老人家。高果迷老两口都80多岁的高龄了,老伴患有糖尿病不能动弹,家里的自来水只通到院子里,吃水需要一桶一桶往家里提。王苗奎帮着老人提完水,他还得赶回村委验收刚刚买回来的农用拖拉机,还得研究危房改造的事情,还得操心核桃林提质增效是不是全部入户了……
今年,王苗奎的任期就要结束了,在新的一年,让他更为操心的是沙窑道情。他说,沙窑道情是一种重要且独特的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只有大力传承与保护,才能走得更远更好!而他也正在为道情的传承发展努力着。
责编: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