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吕梁 > 吕梁精神吕梁精神

“第一书记”念响致富经——记省侨联驻吕梁市中阳县暖泉镇宣化庄村“第一书记”薛鹏国

来源:吕梁日报 作者:路燕 发布时间:2017/1/6 11:10:03

    2016年11月24日,扎根农村、因过度劳累导致阑尾穿孔化脓倒在工作岗位上,医生叮嘱手术后静养六周的“第一书记”薛鹏国,出院不足一周又回到了中阳县宣化庄村,富硒核桃的包装上市牵挂着他的心,村里集体经济的重振牵挂着他的心,雷侯莲家的小米销售牵挂着他的心,王二利的病情牵挂着他的心……2015年8月,薛鹏国从山西省侨联来到中阳县暖泉镇宣化庄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的第一天起,薛鹏国就一头扎进村民家中,倾心交流、收集民意,第一时间掌握了村情民意。
    “只有让基层组织活起来,让广大党员动起来,才能发挥基层组织的强大力量”驻村后,薛鹏国紧紧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要求,规范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帮助村里健全完善了党支部职责、“三会一课”制度等12项党组织工作制度,落实村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增加党务、村务透明度,使村里的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老党员王永生说:“以前,我们也开展一些学习活动,但次数少,主要以念文件为主。薛书记来了以后,对学习抓得紧,学习次数多了,结合村里实际,也有了更多讨论,很多事情在大伙儿的讨论中就有了答案。”
    “大家好,中阳县暖泉镇产出的小米色泽鲜黄透亮,颗粒饱满,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元素,所熬粥俗称‘代参汤’。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农民所产小米多为自给自足,现有新米5000余斤,组织上派我在村里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为帮助农户销售“无公害绿色小米,现以零售6元每斤出售”,“喝小米、帮农户、真扶贫”,“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看看村里老乡的生活吧,方便的朋友伸出援助之手”……在薛鹏国朋友圈里,不少信息都是为老乡卖产品吆喝的。村民雷侯莲家的小米就是薛鹏国通过微信朋友圈帮忙卖掉的。见到薛鹏国身体尚未痊愈就回到工作岗位,雷大妈甭提多心疼了,“怎么不多休息几天,要注意饮食啊,我们可都指着你带领我们脱贫致富呢!”真真切切的关心,实实在在的帮扶,看得见,摸得着,得了实惠的群众们对“第一书记”更加的信任和支持。
    和太原新奇骏同城车友会社会爱心人士取得联系,争取太原大昌日产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支持,组织他们驱车到村里对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慰问,为每户送去1桶食用油和1袋白面。同山西省黑龙江商会联系,争取商会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为村里119户贫困户送来大米、白面……薛鹏国不仅利用微信朋友圈帮村民销售农作物,还利用起自己的实际朋友圈四处为村民化得缘来。
    帮患脊髓空洞症的贫困村民路毛娃联系医疗单位并陪他到太原检查治疗;看望在太原住院的老党员、老干部王丕芝的妻子;从太原协调儿科、妇科专家各一名作为村里定点咨询专家,协助镇卫生院开展体检活动;沟通、协调促成山西医科大二院和镇卫生院建立帮助关系,免费接受镇卫生院两名医生到该院进行进修、学习。真真切切的关心,实实在在的帮扶,看得见,摸得着,得了实惠的群众们对“第一书记”的信任和支持大大加分。“宣化庄来了新书记,时间不长感情深,深入村里到地头,进入贫户到坑头……支持书记想脱贫,政策力度多倾斜,村里有你心里甜,全村人民都欢迎”一条称赞薛鹏国的顺口溜在当地老百姓里广为流传。
    周边县区都在种核桃,如何让宣化庄的核桃“与众不同”“脱颖而出”,让村民增收致富?立足宣化庄村实际,薛鹏国与村两委班子沟通后,决定在村里推广富硒核桃种植。在确定项目可行性后,去年7月份宣化庄村绿生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山西省硒产业协会签定合作协议,将宣化庄核桃园区的100亩核桃林作为我省富硒产业合作基地。村民王三应抱着怀疑的态度,对自家五亩核桃林喷洒了富硒养料,收获的季节他惊喜地发现,喷洒过富硒养料的核桃树产下的核桃品质与未喷洒过的截然不同,不但核桃仁饱满,口感也更为香甜,内衣比普通核桃更显黑红。薛鹏国亲自开车带着这些核桃来到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化验,结果硒含量完全达标。暖泉镇党委2016年8月31日召开的扶贫攻坚推进会上,决定推广富硒核桃做为产业转型,在今年将大面积推广。
    “鼓励村民种植有机农作物,申请注册农产品品牌商标,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变村民依靠销售核桃、小米、玉米的单一经济收入形式;邀请省里的知名农业专家对村里在建的蔬菜大棚种植、管理技术进行科学指导;利用省扶贫办正在全省推广的农业互联网+销售模式,不断打造种植、管理、销售产业一体化的农业合作模式……”薛鹏国设定的“造血计划”正在宣化庄村一步步地实施着。

 

责编: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