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张新明
记录人:王晶晶
养牛让我甩掉了“贫困帽”,是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让我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现在我的干劲越来越足,感觉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张新明
我是离石区信义镇贾悟村村民张新明,今年54岁,家里有3口人,妻子常年身体不好不能下地劳作,还有一个女儿正在上学。前些年,我一直在家种地,家里的日子过得比较艰难。因为自己也没什么技术,只能守在家里种十多亩地,收入远远抵不过支出,正当我为女儿的学费一筹莫展的时,驻村工作队通过走访,2014年把我家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干部为我讲解扶政策,帮我找致富的路子。
扶贫政策让我看到了希望,在驻村工作队的鼓励下,我开始养起了牛。我先在自家庭院中建起了一栋简易牛舍,建了食槽、买了饲料,积了粮食,买回了一头母牛。养牛初期,我专养母牛,母牛下了牛犊,把公牛卖掉,留着母牛自己养。2015年,牛的养殖数量发展到了3头,通过卖小牛,我有了一定的收入,除去日常开支和女儿的学费,还有些余钱,看着家境转好,我对致富充满信心。这一年,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的帮助下,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尝到养牛致富的甜头,我的干劲更大了。每天天还没亮,我和妻子就来到牛舍,在牛圈里给牛喂草饮水、清扫粪便、整理圈舍,观察牛的生长情况。虽然每天很累,但是心里也比以前更加踏实。我知道养牛不光要注意牛的健康,还要学习养殖技术和疾病处理,为了掌握养殖技术,让小牛长的更为健壮,有机会我就去专业的牛场交流学习,村里通了无线网络后,我还学习上网,在网上学习掌握更多的方法和经验。2018年,看着牛舍里的牛个个长得膘肥体壮,数量也越来越多,我又盖了一间专门养牛的牛舍,虽然日子每天围着牛舍转,但生活也更有劲头和目标。
今年,我家12只母牛下了12只小牛,牛舍也从开始的一头牛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几头,一家日子也变得“牛”气了,我对未来的生活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有盼头!
如今,我不仅脱贫了,生活也越来越好,真的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我相信好日子都是靠自己干出来的,只要踏实肯干,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王晶晶)
责编:高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