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9日全市脱贫攻坚推进会议举行专家讲座后,记者随即对专家进行了专访。
“路线对了头,一步一层楼”,在全市扶贫攻坚的关键期,只有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和目标导向,才能使工作有的放矢,落到实处,让好钢用在刀刃上,工作做到点子上。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副巡视员王光才对记者说。
王光才长期致力于扶贫工作的研究,对中央的扶贫政策和全国各地的扶贫实践了然于胸。王光才围绕“学习贯彻总书记扶贫战略思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主题,就做好扶贫工作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首先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使命感、实现途径、注重实效的理念、激发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自强自信积极性、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加强组织领导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引导干部群众从根本上明确“精准扶贫永远在路上”,“扶贫必先扶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落后地区发展无捷径,只能渐进式地由量变到质变,水滴穿石般的变化”等思想,提高扶贫工作的科学度和有效性。
其次要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王光才强调,中央扶贫脱贫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监督体系进一步强化、保障举措进一步落实,各地要全面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防止出现层层加码不切实际、不实不准、滥用扶贫资金、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
第三要多措并举开展扶贫工作。通过建设五个平台、完善六项机制、开展十大行动、实施十项工程逐步实现有质量的贫困退出。建设的五个平台是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省级扶贫开发融资平台、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脱贫工作落实平台、社会扶贫对接平台;完善的六项机制是强化领导责任机制、完善考核机制、落实约束机制、建立贫困退出机制、脱贫成效评估机制、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机制;开展的十大行动是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劳务协作对接、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改善、科技扶贫、百县万村扶贫、万企帮万村行动;实施的十项工程是:整村推进、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龙头企业带动。同时,还要严格贫困退出的标准和程序,加强领导,做好方案,完善机制,逐步实现有质量的贫困退出。
责编: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