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这是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话。连日来连绵的秋雨下个不停,但丝毫阻挡不了方山县委书记王锦锋深入农村详细了解精准帮扶行进的步伐。
“今天我来就是想实地了解一下咱们村里精准帮扶干到个啥程度了,就像我们一户人家一样,年初铺开了工作,大半年过去了,也该到了小结、回头看和收拢的时候了,看哪些工作力度不够还需要加火候,哪些工作在实践中不可行需要舍弃,哪些是我们工作中得出的成果值得推广等等。”“刚才看了一下,咱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04户219口人,有6户7口人是深度贫困,贫困户约占全村总户数的24%。你们目前的情况是个什么样子,怎么打算的?”“我们村里的基础设施在全县来说也算好的了,目前整村脱贫的关键是村集体资金无来源。我们准备成立一个绿化公司,一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初步的想法是以集体控股、人人参股、贫困户免费配股的模式运行。”
……一个个细节,一次次沟通,一遍遍倾听,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体现着一名县委书记对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无不折射着脱贫攻坚工作党委抓的全局和导向。
在两天的走访里,共召开座谈会4次,走访贫困户8户,详细了解了镇村整体脱贫工作、产业扶持、下乡帮扶等13个内容,并搜集到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建议50余条。
连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所有方山县的扶贫工作队员分赴帮扶村,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镇政府,农村“两委”的通力合作下,对全县118个贫困村、14090户、37295名贫困人口开展了结对帮扶,进一步理清了精准帮扶思路、制定了精准帮扶措施,研究出台了产业扶贫方案,做到帮户脱贫,机关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在全县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下乡工作队、乡镇包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该县与重庆恒都集团、山西国新晋药集团分别就肉牛养殖和中药材种植达成了合作协议。全县牛存栏达2万余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与中金国泰集团就投资50亿元的产业基金项目和14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初步确定了合作意向。成立了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已通过中央预算、省政府地方债券融资5300万元。开展了贫困户贷款等级评级授信试点工作,已完成评级授信1235户,发放贷款874户、4109万元。积极探索财政资金、工程建设与贫困劳动力合作的模式,承建企业按不低于普工用量的50%吸纳贫困劳动力。通过公开“议标”,优先贫困户成立合作社参与造林绿化,增加贫困户的工资性收入,成立了林业专业合作社35个。据了解,今秋明春方山县投资8000余万元规划实施可见山体绿化0.9万亩,实施核桃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1.5万亩,规划建设1个万亩山楂生产加工示范园区,优先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新造林地管护,可使360名管护员年人均增收5000元。
责编: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