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是国家级贫困县,在这场攻坚战中,我们必须树立啃硬骨头、攻硬山头的打拼意识,必须有敢于迎战、敢于攻坚的责任感。”在今年全县脱贫攻坚动员大会上,县委书记王锦锋的话语掷地有声,“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以对群众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工作激情,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意志投入全县脱贫攻坚战中,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等不起、闲不起的攻坚战役。”
战鼓未息,军号又起。为实现2017年底全县118个贫困村37295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目标,方山县扶贫办坚定不移地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探寻解题新方法。正如该县人大副主任、县扶贫办主任崔云生所说,“脱贫”,这对我们扶贫人来说不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个必答题,一个必须找到答案能拿高分的必答题。在不懈的探索与实践中,终于找到了破解自身贫困这道历史难题的新“解法。”
精心谋划、绘制脱贫“路线图”
方山县贫困面大且贫困程度深,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该办立足实际,整体谋划,以精准的视角审视扶贫攻坚,以精准的思维谋划扶贫攻坚,以精准的措施推进扶贫攻坚。先后出台了《方山县十三五规划》、《方山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方山县扶贫富民工作实施方案》、《方山县贫困户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实施方案细则》等多个指导性、政策性文件,全力推进了全县各项扶贫项目重点工作。
如何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脱贫、摘帽、增收为主要任务,按照“六个标准”、“五个一批”要求,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问题,制定了两年全县脱贫攻坚摘帽“路线图”,2016年要完成71个贫困村23000名贫困人口精准、移民脱贫任务,要求各级干部树立苦干加巧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
“四个精准”作分析
方山县扶贫办按照省市关于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要求,严格遵照“九条红线”、“八个步骤”和“四条线”,按照“全面、准确、动态”的要求,县委明确提出县级领导牵头、乡镇书记负责,组织驻村干部与派驻村第一书记、乡镇包村干部一起入户,对所辖贫困人口开展全面摸底核查,一家一户核查、摸底,按照“一户一档、一人一账”的要求建立贫困档案,档案中注明贫困户人口底数、贫困原因、发展意愿和资源优势“四个清楚”,力求不漏掉一个贫困人口,同时杜绝虚假贫困人口上报。马坊镇赤坚岭村党支部书记梁海清说出了许多人的心里话:“为了保证公平,村里的贫困人口不是哪个人或者哪几个人说了算,而是依照“八不进”标准,由全村老小坐下来评议出来,并张榜公示后定下的都是村里日子过得苦的人。”
精准定策,是扶贫的关键,为了在扶贫中做到措施精准到户,该县要求各部门单位和包扶干部根据贫困户的贫困原因、程度和每家每户情况,着眼当前、立足长远,研究提出两年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做到了“四有”、“四明确”,保障贫困户如期脱贫。
“六项措施”解难题
实施精准扶贫,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对建档立卡没有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分类管理精准扶持,坚决围绕中央“五个一批”工作要求,按照“长期发展”与“短期增收”相结合、“设施改善”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扶技”与“扶志”想结合的原则,科学地制定了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产业培育脱贫一批、教育保障脱贫一批、医疗救助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财政兜底脱贫一批的“六个一批”帮扶措施。与此同时,该县扶贫办全力打造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与县农村信用联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部门开展广泛合作,有效地解决了“担保难、借款难、融资难”的问题。2015年共向建档立卡560户贫困家庭贷款3378.5万元,占指导性任务26133元的129.3%;
2016年1月——7月共向4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3422万元,占全年任务3483万元的98.2%。在此基础上,整合资源、统筹安排,精准扶持,从更高层面,以更大力度,变“输血”为“造血”特色产业扶贫见成效。在贫困老区发展产业项目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不二法宝”。从“十三五”期间,该县重点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教育扶贫、光伏扶贫、片区开发、金融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7大扶贫工程,按照“小村搞移民,大村搞开发”的思路,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2552元增长到2015年的3882元,增长52.1%;贫困人口数量由2011年的8.09万下降到2015年的3.73万,下降52.7%。产业方面整村推进项目完成62个村的建设,栽植核桃8900亩,种植脱毒马铃薯4200亩,发展设施蔬菜657棚,建设养殖小区9800平米用于牛羊养殖,此外还实施了油松育苗、食用菌栽培、葡萄种植等项目,覆盖贫困人口6642户18625人,人均增收1050元;核桃片区项目在大武镇26个行政村完成核桃种植3万亩,带动项目区贫困户4627户16818口人,到盛果期,人均可增收2800元;光伏项目共建成100千瓦的村级电站10个,覆盖贫困户719户2207人,并网受益后,贫困人口人均可增收560元左右。
“十三五”围绕脱贫攻坚以发展光伏产业、农业产业为总抓手,以“方案+队伍+问责”为落实机制,2016年已开工建设20兆瓦村级集中式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可覆盖全县108个贫困村9080户24257人贫困人口,人均可增收600元,深度贫困户户均可增收3000元。同时,以中药材、马铃薯种植、养殖为主的农业产业形成规模,初见成效,力争如期完成脱贫摘帽任务。
迎风飞扬正当时。方山县扶贫办以“学”为根本,以“做”为落脚点,始终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凝心聚力、合力攻坚,确保2017年底全县118个贫困村37295贫困人口过上好日子。一项项举措,一个个行动如同无声的细雨,让当地老百姓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出一条“掘金路”,滋润着老百姓的心田。
责编: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