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又称“马铃薯”“山药蛋”,是田间极为常见的农作物,也是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今年初,农业部下发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国各马铃薯产区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把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树立健康理念,科学引导消费,促进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山西的马铃薯生产大县——岚县,正努力做好马铃薯这篇文章,在马铃薯产业化道路上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岚县地处我省西北部、吕梁市北端,全县总面积1512平方公里,耕地75万亩。境内气候清凉,日照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土壤含钾高,对土豆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岚县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岚县土豆”发展战略,给予了“岚县土豆”发展的空前力量。这当中,最为重要的是“一县一业”战略和“8+ 2”农业产业化振兴三年计划,还有县里创建“三晋马铃薯第一县”的宏伟蓝图。
2013年-2015年三年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产量及马铃薯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三连增”。从提高产量到提高质量,由带头种植到领头致富,改小包装到礼包,随追求销售额到致力建设品牌文化,所有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彻彻底底、日复一日、点点滴滴”的积累。
多方出手 拓宽渠道
2008年开始,在岚县县委县政府的倡导下,土豆主产区相继成立了几家土豆种植合作社。其中,河口乡王家村村民康建福成立建福千亩科技示范种植专业合作社。到2013年,该社成员发展到128户,土豆种植面积增加到2600亩。亩均算下来,土豆还是以量补价、有量没有价。地头价居多,从3毛到5毛钱不等。一些种植户想着错季销售,把土豆贮藏起来。可是地窖的贮藏条件有限,只能维持3个月左右,并不能实现全年供应。
岚县土豆年产量40余万吨。而岚县具有规模以上加工能力的龙头企业,远远无法转化这样的产量,由此导致了土豆区域内供过于求。
为了应对一直处于波动状态的土豆价格,岚县政府提出了深挖窖、广积薯、均上市的应对思路,引资建立了龙头企业绿禾薯业有限公司,建起了集电子交易、产品检验检测、恒温贮藏为一体的批发市场,建成半埋恒温薯窑2座,可贮藏成品薯3万吨,年购销马铃薯10万吨。
储藏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要开拓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建立强大而稳定持续的销售模式。
为此岚县政府加大了广告投放力度覆盖面和营销手段的多样化。广告投入方面,在大运高速南北线、南环、太汾、太佳、太阳高速等6条线路,以及太原南站候车大厅、太原高铁车厢、公交车体、公交报站和太原人流量较大的小区进行广告投放;与CCTV-7《农业气象》和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等栏目进行行合作,提高品牌效应传播率。加快“三品一标”和知名商标认证,努力创建“山西省名牌产品”“山西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知名土豆品牌,使好产品卖上好价钱。营销方面,发挥优势做营销,在省城、离石、县城扶持开办直销店,利用平台做营销。积极组织参加各类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通过包装说明、现场制作等方式,真正让消费者体验到土豆的产品特性和营养价值。发展电商做营销。加强电子商务等市场营销新型手段的培训,鼓励支持土豆营销经纪人、合作社、加工企业与“阿里巴巴”“乐村淘”“京东”主动对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市场转化率。
五个坚持 铸造品牌
如何利用好优良的种植土地,实现产量增大?如何建成规模?这成了问题。《“8+2”农业产业化振兴三年计划》实施以来,岚县以建成“三晋马铃薯第一县”为目标,土豆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标准逐年提升。目前,岚县土豆种植面积达30万亩,主产区平均亩产超过2000公斤,年产量达48万吨。岚县土豆的产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土豆产业总产值4.8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涉及贫困人口54470人,占从业农户的33%,土豆产业已成为岚县推进扶贫攻坚的重要手段。
所谓质量,就是在做大产量的同时严格把控产品品质,也就是做强产品。“强”是一个直击内涵的提法,产品既要有产量扩大,又要有质量把关;既要有当前发展,还要有未来蓝图;既要有三晋邻邦之优势,又要华夏之外的竞争。
为此岚县政府实施“五个坚持”计划:即“坚持科学化推动”,具体为,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督查考核;“坚持标准化生产”,即四有五统一;“坚持品牌化创建”,即完成品牌认证、广告投入、参加各项博览会和研讨会;“坚持精准化服务”,即技术上服务,与省农科院达成了科技创新战略协议,在种植、加工、储藏等方面破解技术难题。营销上服务,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博览会、展销会、推介会,引导土豆产业扩大规模、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质量效益;“坚持组织化经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育种龙头企业康农薯业有限公司,建成了全省一流、吕梁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规范发展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对基地村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加强培训、规范运行,合作社为基地薯农提供了优质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大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和生产销售的组织化程度。
落实措施 实现蓝图
新一届的岚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上,并以建成“三晋马铃薯第一县”为目标精心布局。总体思路是:抓好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快新品种和新技术试验推广、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加大品牌创建力度、丰富各类营销手段等核心环节,构建“科学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订单化经营”模式。
在吕梁市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岚县县政府采取县财政直接投入和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的办法,共计投入资金2710万元。其中包括:包括广告投放;800亩原种繁育基地;1万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5万亩绿色薯基地;200亩有机薯基地;300亩玉米套种马铃薯增产增效技术试验基地;400亩极早熟马铃薯试验示范基地;600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基地;“三品一标”马铃薯产品认证补助;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与生产记录档案印制费;购置马铃薯农机具累加补贴;马铃薯种植保险补贴。
为了切实提高任务,落实效率,岚县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农委、扶贫办负责人多次亲赴有关乡镇、村就落实地块和农户,调运种薯、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进行督促指导,先后召开了4次专题会议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县农委还邀请了省级马铃薯专家姬青云,为全县薯农和贫困户开展理论培训和技术指导,并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进行指导。到现在为止,这样的培训已开展了二十多次。
岚县县委县政府把规划做在省里,做在科学的框架下。编制了《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2014年-2020年)》,并通过了省农业厅、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评审。围绕打造“山西马铃薯第一县”和“全国马铃薯主粮化开发第一县”目标,以产业精准扶贫为核心,抓住基地建设、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品牌创建、市场营销五个关键环节,推动马铃薯产业优化升级,把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促进农民和贫困户持续增收。
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持续的含蓄蕴藉中,“岚县土豆”产业厚积厚发,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全国、全省打出了响当当的品牌。2011年,被省委、省政府评定为“全省马铃薯生产示范县”,2012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一县一业”马铃薯产业先进县。2016年“薯博会”100道土豆美食榜单中,岚县土豆宴中5道土豆美食荣获前十名。
“岚县土豆”凭借着岚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广和支持,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条件,品牌人文文化的建设规划,必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农产品的一颗耀眼的新星,必将在这块土地上将宏伟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