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子是禾谷类作物中最抗旱的作物之一,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又是一种很好的复播作物,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随着人们对小杂粮需求的大幅增加,黍子的市场也很可观,利用黍子加工而成的黄米每斤价格在5-6元,在山旱地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吕梁市黍子的种植面积一般在10万亩左右,亩产量为50-120公斤,主要分布在山区九县区和平川的边山区。
1、品种选择
黍子是禾谷类作物中生育期最短的作物,春播可选用如陇糜3号、4号、晋黍2号、晋黍8号等。复播用如龙黍19、晋黍1号等早熟品种。
2、播种2.1吕梁春播期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干旱年份有时延迟到7月上旬;夏播期一般在7月上旬至7月中旬。
一般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壤留苗8-10万株,较贫瘠的土壤留苗3-5万株。此外复播品种主要靠主茎成穗夺取高产,因此留苗密度要相对稠密一些。每亩播种量为1.0-1.5公斤。2.2选种选种时要通过风选、筛选等方法,选出饱满、发芽率在95%以上的种子备播。播前要晒种,有利于苗齐苗壮。防治地下害虫可以用50%辛硫磷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2.3播后镇压及耱地播后镇压是行之有效的保墒保苗措施,它可以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易于吸水发芽,提高出苗率。干旱区一般是随播种随镇压,以土不黏磙子为宜。如地湿,可以推迟半天到一天镇压。干旱严重时,可以重压或压两遍。2.4抗旱播种技术我市“十春九旱”,播种时若土壤严重缺墒,可采用以下抗旱播种方法。2.4.1抢墒播种农民有“春争日、夏争时”之说。由于地势对土壤墒情的影响不同,抢墒的顺序应该是先岗坡地后平缓地,先阳坡后阴坡。2.4.2引墒播种通过镇压把底层水分引到播种层,使原来不能保全苗的墒情达到能保全苗的程序。镇压器以表面平滑的较好,重量以土质和底墒而定,沙土重压,黏土轻压,墒差重压,墒好轻压。2.4.3探墒播种在特大旱年,引墒也无济于事,就可以采取探墒播种。实质上是深开沟,以便把种子播到有墒的湿土层上,再覆盖一定厚度的土,力争覆盖湿土,并及时镇压。10厘米以内有墒的则用深开沟浅覆土的办法,深开沟10厘米,覆土5-7厘米。10厘米以上有墒的则用前后两个犁或耧开沟,后一犁(耧)下种,覆土5-7厘米。2.4.4省墒播种省墒是指浸种催芽后播种。实行这种方法的条件比较严格,一是种子萌动后要立即播种,浸泡种子的时间只要10分钟,不能太长;二是土壤要有够出苗的水分,否则会形成干芽。2.4.5补墒播种有水源的地方,在特别干旱的年份,可用水耧补墒播种。即在普通耧上加一水箱,出水口伸入耧腿后面,让水流入种子沟内,直接喷在种子上。水量能浸湿种子沟内的干土,接上深层湿土,够发芽出苗之用。2.4.6等墒播种和播后等雨干旱严重的各种抗旱措施都不能保证出苗就只有等雨播种。预先做好播前准备工作,一旦有雨,及时抢墒播种。
3、田间管理3.1苗期管理苗期管理的中心是控上促下,保全苗,促壮苗。3.1.1蹲苗幼苗长到三叶期,要及时用石磙滚压青苗一次,能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分蘖,使幼苗生长健壮。滚压时要选择晴天的下午,此时苗发软,受伤轻。3.1.2中耕除草苗期要进行两次中耕除草,一次在三叶期后,另一次在分蘖到拔节期间。第一次中耕宜浅,因次生根尚未很好形成;第二次中耕可向根系壅土,苗密时可适当疏苗。3.1.3防治苗期虫害苗期地上蛀茎害虫有黍芒蝇、粟灰螟、粟茎跳甲、黍秆蝇等,以黍芒蝇危害损失严重,从苗期一直危害到抽穗期。防治方法是苗期喷施2-3次高效胃毒剂,有很好的防治作用。3.2拔节孕穗期管理拔节孕穗期是黍子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如何满足黍子对水肥的需求,是这一时期的管理重点。3.2.1第三次中耕为除尽田间杂草,促进根系健壮生长,在第二次中耕后不久,新的杂草都已萌发尚未长大时,紧接着进行第三次中耕,这次中耕要锄细、锄透,深5厘米。结合中耕向根部培土。3.2.2追肥结合中耕或培土追施一次速效氮肥,多次试验表明,每亩追5公斤纯氮化肥,可增产15%左右。追肥后要覆土盖严,最好开沟施肥后盖土或施后培土。追肥最好根据天气预报在降雨前追完,有利于发挥肥效。3.2.3培土培土有利于次生根的形成和生长,增强植株吸收水分、养分和防止倒伏的能力。培土的要求是及时和适墒。及时就是要在拔节后及时进行,这时植株还不太高,便于操作,损伤叶片少,又能抑制无效分蘖的生长。适墒就是要看土壤墒情多少,过干时不能培,既盖不严实,又要伤根,只有墒情合适时,培的土散落,效果才好。群众的经验是“干培如夹棍,湿培如上粪”。3.3抽穗灌浆期管理抽穗灌浆期也即花粒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在维持植株健壮的基础上,促进开花授粉快速灌浆,达到空秕粒少,籽粒饱满,千粒重高。3.3.1根外追肥中低产地块往往由于地力不足和有机肥施得少,到抽穗后出现脱肥现象,叶色发淡,光合作用效率低,新生干物质积累少,难以满足灌浆的需求,可以采用根外追施化肥的措施。方法是以0.2%磷酸二氢钾喷在叶面上。3.3.2拔除大草和野黍子为防止散落在垄眼中的大草和野黍子争肥、争水,要及时拔掉。3.3.3防治后期害虫危害黍穗花器而形成秕粒的害虫不少,如黍吸浆虫、黍蝇、黍实蜂和某些椿象等。防治措施主要是用菊酯类化学农药。根据害虫发生规律,在羽化产卵期喷施。3.3.4防治鸟害和鼠害鸟害主要以家雀为害为主,鼠害主要有家鼠、田鼠、黄鼠等。鸟害以人工驱赶为主,鼠害可在地边投放毒饵毒杀。
4、收获
大田大部分的穗子籽粒坚硬、种皮青色消失出现光泽,颖壳黄白色、叶片稍具浅绿色、茎杆还呈绿色,这时开始收割减少落粒,又能提高茎叶的饲用价值。收割宜在早上或傍晚进行,以减少落粒掉穗。
责编: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