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入了秋,万事休;进了冬,万事空。” 但现如今对于方山县的农民来说,他们的农闲并不闲,这里的农民正在利用这段农闲时间在自己家里搞起了食用菌种植,忙得不亦乐乎。
“我以前一直是在建筑工地上干苦力活,进入冬季就在村里闲着,可累死累活一年下来挣的钱也仅够一家大小四口人的生活开支。今年还没有进入冬季时,村干部找我谈话,说县里鼓励咱们农民种植食用菌,你自己家又有几间闲置的房间,到了冬季何不试着干干。于是我便养了3000棒,现在出菇还不错,采下的蘑菇镇上的水产部按批发价3块钱就要,这下可好了,冬季一天也能和夏季一样收入的百八十块钱。下一步准备再整理两间闲置房间,把规模稍微扩大一下,以后农闲时节再也不用闲着,而且在家门口前就能挣钱了。”方山县峪口镇前南村李侯军这样告诉笔者。
去年,市委市政府农业三年振兴计划提出后,方山县以“一县一业”和“一村一品”为主攻方向和路径,将食用菌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的现代支柱产业大力度推进。“今年截至目前,全县已生产菌棒230万包,发展食用菌重点专业村28个,改造用于食用菌培育窑洞2673孔。目前,进户、进棚已经达到214万,种植户户均至少增收1万元。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农闲时节在家种植食用菌走上了致富路,拓宽了增收的新渠道。”该县农委副主任王继平如是说。
该县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效,完全得益于“政府推动、技术驱动、市场拉动”三轮驱动好做法。县财政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在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生产线的同时,新建了3座冷库,新购了3部冷运车,使全县食用菌生产冷库达到5座,冷运车达到6部。在采取“农技干部下移、免费提供服务”的同时,高薪聘用两名专家,对菇农进行实地指导、答疑解惑。目前共邀请技术人员培训30余次,发放技术培训手册500余册,培训农民1800余人次。还采取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市场行情差时,以每公斤4元的保底价统一收购,确保农户增产增收。
现如今,方山县的农民像李侯平这种情况的人不再少数,该县让农民变冬闲为冬忙的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也让农民过上了和谐美满幸福的生活。
昔日方山农民冬闲时节“东家西家搓麻将、三五成群晒太阳”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如今,这里的农民冬闲忙致富,一句顺口溜完全可以道出他们的心声:“冬闲人不闲,家门口前就挣钱。”
责编 刘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