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交口县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在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在开展“主题党日+”、包联村扶贫攻坚等方方面面,时时处处带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2月7日适逢部机关“主题党日”活动,这一天,他们这样度过——
上午8:00
踏着冬日柔和的日光走进是政府大院,拾级而上,各个办公室已然洞开,大家都在忙碌着打扫卫生,收集整理材料、作计划,为一整天的工作做事前准备,有的人读书看报,有的人一来就进入忙碌的工作状态……
上午8:30
未约而至,全体人员都自觉集中到会议室,因为今天是部机关党支部约定的“主题党日”,作为党费的收缴管理部门,及时上交党费自不待言,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自觉。
上午9:00
集中学习是每个星期必不可少的“重头戏”,“戏幕”拉开,今天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组织部长备课讲解,所有干部认真聆听,间或传来兮兮沙沙做笔记的声音。
不破不立。学习就是要将知识转化为工作的内生动力,读死书、死读书都不行,将学到的知识与自身工作实际相结合,查疑补漏,充实提高,为有源头活水来,掌握知识的“活水”才能在工作中有思维、有作为。组工干部犹是如此,管干部,岂能不走在干部之前?组织部上行下效,学习亦势成你追我赶,仿佛稍有停滞便会影响工作,屈居人后。
上午10:00
今天安排了包括七位同志下乡走访包联贫困村康城镇田家洼村。驱车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入目是冬日的凋零和萧索,驻足山间,万里晴空,天蓝的干净清澈,远处的山虽葱茏不再,但并不晦暗,枯枝散落林间,有种别样的温润与柔美,景致错落有致,显得山间更加多姿多彩。纵然,冬山一派枯黄,可只要心生靓色,便会欣然发现。
坐在村委会办公室,跟杜书记(村党支部书记)聊起了村集体经济,聊起了产业扶贫,有一个项目有可能入驻该村,杜书记言语眉梢喜上心头。领着大家现场去看养殖场合作社的选址,与大家一起商讨可行性规划,满眼的豪情壮志,仿佛映入眼帘的已然是成群的牛,和全村村民脱贫后过上好日子的眉开眼笑。大家听着他的规划,记下心来,并讨论着合作社开办事宜,如何贷款,如何办证,诸多事项细化在纸上,商讨在实际……下一步该与哪些部门单位进行协调,如何协助该村立项,怎样科学规划……
考察完项目,大家开始走访贫困户。张四英老人,77岁,精神矍铄,看到她时,她正在包饺子,虽然家贫壁立,却也干净整洁,井然有序。老人家三个儿子,老伴儿已去世三十多年,她靠自己打工赚钱把孩子们拉扯大,如今年近耄耋,还得养着有精神缺陷的大儿子,另外两个孩子自顾不暇,少有帮衬,生活异常艰难。但老人家仍然乐观积极,一直在感叹共产党政策好,感谢党员们带给她的帮助。
杨秀生是名共产党员,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家庭和睦,凭自己的劳动,日子过的也算殷实,天不遂人愿,他得了糖尿病,劳动力丧失,家里没有了劳动收入,一时间过上了举债的生活,因病致贫,举步维艰。
一户一户的走下去,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及孤寡老人,不知不觉暮色将至。每一户走访的情况都记录在册,边走边商讨帮扶措施,每一步也走的异常沉重……
下午19:00
夜色朦胧中回程,回去的任务依然艰巨。“主题党日+”活动作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有力抓手和广大党员经常受教育、认真做实事的新平台,组织部每月定期召开。部机关每周会安排一天开展下乡扶贫工作,下乡干部要如实记录扶贫调研情况、扶贫“三基”建设情况、帮扶贫困户情况,及时撰写工作报告,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讨论可行性帮扶措施。所记录的这些只是组工干部忙碌工作中的某一天,每个人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行程和工作,但见来回奔波的身影,但见下班后仍旧明亮的灯光,但见平日里紧皱的眉头,这些就是每一位组工干部们,每一天重复如昔……
责编: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