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交口县依托资源赋存,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战略,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不断挖掘生态资源,实施“十大生态扶贫工程”,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促林促农,增绿增收,积极探索并走出一条以生态建设统筹脱贫攻坚的发展道路。
从交口县城驱车出发,在东部出口上国道,经桃红坡镇,到回龙镇,再向西折回县城。全长六十华里的骨干公路,大路两旁齐刷刷地栽植着高大魁梧的道边树。这就是骨干绿化工程——通道绿化。近年来,该县按照“大通道、宽林带、高密度、高标准、大景观”的原则,促进路山一体,打造形成人在树下走、车在林中驰的“百公里绿色走廊”。累计完成投资3077.3万元(全部为县级投资),其中劳务支出1230万元。完成通道绿化245公里,绿化面积5000余亩,实现国、省道和县乡通道绿化全覆盖。
工程全面结合促农增收目标,建设涉及147个自然村4362户15267人,累计投入劳力12.5万个工日,按每人每年参加劳动100天计算,可提供250个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可达到10300元,当地农民有200余人参与了工程建设。
经济效益更为显著的则是生态脆弱区治理工程。“十二五”期间该县累计完成投资5946万元,其中劳务支出2378万元,完成造林7.24万亩,封山育林5.02万亩,每年可提供240个就业岗位,人均劳务收入20000元。
工程建设带动了当地育苗产业的发展,180余户农民通过育苗、苗木销售取得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其中73户实现了直接脱贫。
退耕还林带动脱贫。全县退耕还林6.6万亩,涉及全县7个乡镇的67个行政村6135户33170人。
森林管护带动脱贫。全县天保工程森林管护总面积80.07万亩,共配备森林管护员141名。五年来累计支付管护员工资1031万元,管护员年均工资11328元。2016年,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原则,安排贫困户管护员33人,占管护人员总人数的23.2%,可直接实现稳定脱贫。
核桃经济林产业带动脱贫。全县核桃经济林达到20万亩,人均核桃面积达到2.7亩。全县挂果核桃经济林约80万株(折合13.3万亩),正常年景核桃产量可达350万公斤,产值达到7000万元,农民人均核桃纯收入约900元。
针对植树造林占用耕地的情况,该县创新栽植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等生态产业,在经济林下种植小杂粮、药材等经济作物,2015年全县贫困户林下种植药材平均每户得到经济补偿600元,贫困户种植小杂粮平均收入550元。
责编: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