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艺术“狂人”,烙铁做笔,可以在木板上画出各种名山秀水、动物、花卉、人物;他,一个绘画奇才,通过烙铁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能烙出具有丰富层次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他就是在吕梁当地远近闻名的民间艺术家张海应。
张海应今年40多岁,祖辈、父辈都是当地有名的木匠,从小就对他们在做好的家具上画烙画、油画情有独钟,,父亲看其手脚很勤快,又很有绘画的天赋,空余时间就给他讲绘画的基本知识,山水、花鸟、人物、鱼虫,无一不讲,并让他练着画,每幅画都要重复画数十次,直到父亲满意为止,在这样的严格教育和熏陶下,为他的烙画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绘画是张海应业余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稍有空闲他就画,偶尔没有画纸,就用燃着的香头,现在黄表纸上熏画印,然后再用毛笔蘸上墨描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绘画下,他的作品在当地也慢慢地变的小有名气,找他画画的人络绎不绝,而对于人们的需要,无论长的、方的、圆形的、扁圆形的、三角形的、棱形的材料,他都能“因材施烙”,设计出烙画最可心的图案。烙好后,染上颜色,美观、大方,不上色的涂一层清漆,更显得古色芳香,深受人们的喜爱。
对于烙画艺术的追求,他始终抱着永无止境的学习态度,高平安、王原平、杨岩、冀云德、康文斌都是他绘画道路上的人生导师,只要有时间,他就去拜访这些名师就中外的画册仔细研究,并利用周末的休闲时光,游走于碛口古镇、李家山等地写生画,领略其风物民情并从中汲取绘画艺术的营养。所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他的艺术素养,使他的烙画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由于,烙画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民间艺术,这一艺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为了能够扩大烙画艺术的影响力,使更多的年轻人热爱上这种绘画艺术,张海应自己开设了吕梁金卓艺烙画工作室,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更多喜爱烙画的年轻人,将这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如今,张海应已是吕梁离石烙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烙画艺术在吕梁当地颇有名气,并举办了张海应烙画展,得到领导及市民的高度赞扬,有的甚至现场就拜师学艺。他创作的《吉祥如意》、《一家亲》、《纪念周总理》、《高风亮节》、《一帆风顺》(山西省第二届文创展参展作品)等人物风景烙画,充满浓厚的诗情画意,既潇洒俊逸,舒展自如,又神形兼备,气韵生动,在人们的普遍喜爱中播扬着独特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