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垣村地处柳林县三交镇的东部垣上,全村总人口1274人,辖三个自然村,是一个纯农业村。村里成立了两个党支部即宋家垣村党支部和柳林县广源桑蚕合作社党支部。
2018年,宋家垣村两个党支部围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要求。带领全村人民致富奔小康。强推党建和产业融合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出成效。
“四建”奠基础。
1、建阵地,有场所。为营造党员干部的学习环境,宋家垣村投资近百万资金修建了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图书室、会议室、办公室、文体室、民事纠纷调解室、便民服务室、村史室和升旗台,为党员干部提供了学习和活动的场所。
2、建支部。让学习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习惯。党支部定期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把每月22日定为党员活动日;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多项惠农政策,时事政策,科学文化知识等等。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各类知识竞赛,把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起来,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通过一系列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筑牢理想信念基础,补足精神之“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建立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形成全面掌握实情、及时反映民情、迅速解决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的管理服务长效机制。
4、建立便民服务室,成就便民、惠民之路。便民服务室内的打印复印机、电脑供村民免费使用。在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中,便民服务室运用文字、流程、图表等多样手段,将办理低保、宅基地等经常性工作的标准和程序规范起来。全部挂牌亮出,指导村民怎么做。便民服务室了解村民需求,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让村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一动”兴产业。一带动: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脱贫”的理念,广源蚕桑合作社党支部结合本村优势特点,大力发展养殖业。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吸收自愿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进行利润分配。同时为贫困户提供上岗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增加贫困户的收入,达到双向互动,合作双赢的效果。
“两抓”助脱贫。一抓住驻村工作队,宋家垣村成立的广源蚕桑合作社党支部,就是要让党员成为产业技术的先锋。通过技术带动产业发展推动脱贫,让基层党组织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党员技术骨干不仅要带头种植、养殖,还要指导他人种植、养殖,及时提醒防虫、防旱、防肥等。并且要解决村民提出的各类技术问题,还要直接到现场调查指导。目前广源蚕桑合作社养蚕50张,养猪年出栏约260头,养牛年出栏约11头,养蜂年产量约1000斤,技术培训40余人。通过建立党员阵地、场所开展各项党务工作,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使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促进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让党员活动室等场所成为先进文化阵地、成为交流沟通的平台。
二抓党员,“胸有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党员干部是广大群众的标杆和表率。通过培养党员干部自觉学习的习惯,宋家垣村的领导干部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主动向书本学习,学习先进的理论和新知识;向实践学习,提高自己应对复杂矛盾的本领和能力。并把学做结合起来,带领村民一步步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制度的规范,促使广大党员勤奋工作、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创业绩。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动力机制。
时下,一垄垄绿油油的农作物、桑树等等覆盖着宋家垣村的大片土地。从远处看集中连片的绿色基地,俨然成了深山里一道美丽的风景。
随着合作社种植、养殖技术和发展模式逐渐成熟。下步合作社将计划尝试发展旅游观光特色农业、村史博物馆增加营业收入。
宋家垣村两个党支部积极起到起到带头作用,带领村民真正实现了富民强村的目标。
责编:张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