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翁故里三百年,民间百姓常怀念。在吕梁,老人讲古时,总不忘讲上几个关于于成龙“天理良心”的故事,讲他清廉为官的故事。百姓给他编了两句歌谣“要得清廉分数足,难学于公吃糠粥”,他也因此得了“于糠粥”、“于青菜”、“于豆腐”、“于半鸭”等外号。百姓虽然这样叫,但是却满怀敬仰之情!百姓与其说是怀念于成龙,倒不如说是怀念他浩然正气、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他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以史为鉴,知兴衰,明荣辱。优秀的历史文化总能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于成龙的历史告诉我们党员干部要有一颗爱民为民之心,要有一种甘做人民公仆的大情怀!那么我们检察机关应该向于成龙学习什么呢?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检察机关营造崇尚廉洁,践行廉政的浓厚氛围要做到“三要”。
一要始终保持党的优良作风传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说,“不敢”是治标,“不能、不想”是治本。“不能、不想”就是要求我们坚持原则,不该碰的坚决不能碰,不该拿的坚决不能拿,要把错误的想法及时扼杀在萌芽状态。
吕梁是红军东征的革命老区。革命先辈们在这里留下了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老百姓打胜仗的感人故事,至今说起来,老百姓心中还是充满了感激!这种爱民为民的精神就是群众路线的活教材。群众路线是我党克敌制胜的法宝,对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进行再学习、再教育,努力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群众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守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官职业道德,做到廉洁从检,执法为民。
二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6月23日,吕梁市检察院出台了《吕梁市检察机关谈心提醒和关爱教育实施方案》,突出对党员干部的执法监督和廉政教育,突出人文关怀理念,突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通过对党员干部时刻进行谈心提醒和关爱教育,要求党员干部始终廉洁自律,清正廉洁。此方案构建了办案监督和廉政教育新平台、新载体,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所转发,并在全省检察机关进行推广。7月31日,中央政法委机关集中开展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廉洁从政专题教育活动。我们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和各项检察纪律规定,努力提升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成龙是历史榜样,市聋哑职业学校教师李霞,市人民检察院的公诉人吴志锋……是我们当代身边的党员楷模。要充分挖掘和发挥身边的资源,用身边的故事教育身边的人,通过榜样的力量,促进全体检察干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努力建设风清气正的机关和为民务实清廉的检察队伍。
三要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和执法办案监督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要用有效的纪律作风措施来强化作风建设,将错误思想扼杀在苗头。通过划高压线、警戒线、斑马线来规范干警行为;通过抓源头、苗头、重头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通过照镜子、扯袖子、亮牌子来认真查办案件;通过把执法办案关、亲友人情关、生活作风关来促进干警廉洁自律,使干警强化法律监督能力、拒腐防变能力、服务群众能力,使干警党性更加增强、素质更加提高、作风更加改进,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素质过硬的检察队伍。(吕梁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陈学明)
责编 刘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