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离石区坚持推行利益引导、政策推动机制,积极开展八大帮扶活动,努力营造扶贫脱贫的浓厚氛围。
开展宣传教育帮扶活动。区宣传部门当好“宣传队”“发动机”,深入贫困村向广大贫困人口宣传党和政府针对脱贫攻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实施一系列民生项目和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引导贫困人口发挥内生动力,主动作为实现脱贫。区文化部门采取放映公益电影、编排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在全区贫困村巡回演出,广泛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弘扬扶贫攻坚正能量,将枯燥的政策条文融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中,从思想领域层面深度触动贫困户,激发自力更生、创业脱贫的内生动力。
开展就业培训活动。区工青妇、残联、科技等部门加大贫困人口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力度,如种植、养殖、针织刺绣、插花艺术、雕刻泥塑、计算机广告设计、手机维修、面点制作、盲人按摩等技术技能培训。在此基础上,与中介公司牵线搭桥,促进掌握一技之长的贫困人员实现就业。同时,积极鼓励残疾人、优秀青年、妇女自主创业、外出就业,在贴息贷款、资金补助等多方面予以扶持。
开展弱势群体救助活动。区民政部门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残联继续做好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和实施托养补助项目,加大残疾人康复救助力度,如假肢安装、辅助器具配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项目。妇联用好小额贷款、助推贫困妇女创业脱贫,同时充分利用“三八节”、“六一儿童节”、春节等节点,依托“母亲健康快车”和“春蕾计划”等品牌,为贫困妇女儿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工会广泛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等活动,将贫困农民工纳入救助范围,对因病、因意外伤害、因突发事件等特殊原因导致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农民工家庭实施临时救助。
开展企业帮扶活动。区工商联向工商企业提出倡议,号召全区民营企业、商会参与扶贫工作行动,采取“一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多企帮一村”和“多企帮多村”的结对方式,在就业、创业、入股等方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涉农企业采取“合作社 +贫 困户”、“龙头企业 +合 作社 +贫 困户”等运营模式,最大限度让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同时,积极主动吸纳贫困人员成为种植、养殖员工,增加工资性收入。鼓励贫困户将分散经营的土地,以出租、入股、转包等形式,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给企业、社会能人,进行资产收益分红。对带动贫困户脱贫效果明显的企业予以奖补,并优先安排上级扶持项目。
开展科教帮扶活动。一是争取科技惠农项目。区科技局和科协争取国家、省、市农业科技惠民计划和科技专项资金,结合我区实施的农业产业重点项目,在核桃经济林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和深加工方面,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提高产业效益。二是引进与培育科技人才。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大专毕业生以科技特派员的方式深入村企定点扶贫;引进省农大、省农科院所等单位的专业科技人才服务于我区农村基层。同时,邀请专家、教授来我区开展培训等方式,培育一批科技乡土人才,特别是核桃林管护队伍,以促进实现主导产业增收致富目标。三是开展教育帮扶活动。教育部门利用两个假期,组织城区教师开展“一对一”、“一帮一”的免费补课授课活动;帮助城区务工就业的贫困户子女就近入学,减免学杂费,解决上学难的问题。四是开展文化帮扶活动。文化部门培训文化艺术人才,给所有贫困村通网线,搭建快速互通信息平台;与新华书店达成协议,为贫困学生借阅图书提供方便。
开展医疗救助帮扶活动。区卫生部门加大对新农合及医疗卫生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进入新农合制度保障范围。一是成立卫生扶贫巡回医疗服务队。每月定期为贫困户上门义诊一次,为慢性病患者及时提供用药指导,做到对贫困人口的健康及时干预,适时预防。二是开展关爱活动。对留守儿童及特殊人员进行一季度一次关爱。具体做法:对留守儿童进行免费体检,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给留守儿童免费赠送书籍,对全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进行救助。
开展爱心结对帮扶活动。我区组织3000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3000余名深度贫困人口开展爱心结对帮扶活动,力所能及地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节日慰问、星期天走访帮忙,营造干部带头、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围绕脱贫攻坚策划慈善项目,通过捐款捐物、慈善消费、慈善义演、义拍、义展、义卖、义诊、义赛等方式为贫困群众奉献爱心,开展公益扶贫活动,形成全社会合力攻坚的强大力量。
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区政法部门对贫困家庭出现的司法纠纷予以调解解决,对涉及的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进行审核,对移民过程中产生的补偿、安置等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及诉讼服务,对享受低保、医保等社会保障过程中引发的纠纷给予无偿援助。
责编: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