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吕梁 > 吕梁精神吕梁精神

我的结对精准扶贫故事——精彩的不惑之年

来源:吕梁日报 作者:梁燕 发布时间:2016/11/17 16:06:00

    从那一纸简洁的任命书将我带到枣林乡陶家庄村起,我就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村官”。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接受了这份任命,我就该踏踏实实把村里的工作做好,帮忙不添乱,抓班子带队伍,凝心聚力谋发展,一心一意争脱贫,这就是我来当第一书记的初衷。
    说心里话,我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村对我有天然的亲和力,因此到了陶家庄,有一种再回老家的感觉,做起工作来心情也不一样。初来乍到,就从熟悉环境做起吧。经过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入户走访调查,几天下来对这个村就有了初步的认识。陶家庄村由阳背陶、郝家沟、双庙、水局、温家岭等8个自然村组成,村与村之间最远的相隔十多里,交通不便,全村共301户,798人,村里常住户不足一半,其中贫困户147户,303人,贫困发生率为37.97%,低保户129户,五保护22户,45名党员中,60岁以上的占到一半以上,党员年龄结构比例严重失衡,老龄化问题突出。民营企业13户,其中11户处于停产关闭状态,近年来,因为村企矛盾和遗留等问题,村民上访现象严重。
    这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的村子,一个发展走入怪圈的村子,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后进村,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村子,这让我感受到了肩上担子的份量。
    要想干成一件事,干群必须拧成一股绳。为了能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只好不停地跑村里,坐在百姓的炕头,又是讲政策,又是说道理,没有了白天黑夜,没有了周末礼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次地开座谈会,一次次地谈心后,一件件“小事”的办理之后,村民感觉到了扶贫政策的真实、可靠,感受到了支村两委干部的真诚、公道、办事,群众不去上访了。危房改造彻底改变了百姓对村干部的态度,在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对村里79户实施了危房改造,村容村貌和住房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老百姓都感恩党的政策好,夸赞干部办实事。我们看着一排排窑洞整齐漂亮,听着看着老乡的满足和快乐,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信心越来越足。
    基础条件好了,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自然就迸发了。枣林一带自古就是离石的文化之乡,乡风淳朴,民俗丰富,百姓人人都会扭秧歌唱秧歌。秋凉了,我鼓励带领村民组织了秧歌队,农闲之余尽情的乐呵,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暗中想着为大家出把力。于是几经周旋、协调,为村民们送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市文工团的下乡扶贫慰问演出来了,乡村两级共建的农民阅览室里图书丰富起来了,山底沟的农民文化健身广场项目得以重新维修造福沟里群众了,村里党员干部的微信平台畅通了,信息时代的农民告别了闭塞落后,村里大量繁杂工作有了依靠成了乡里的先进村……
    这个后进村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跃入了先进村的行列,还受到区委组织部的表彰奖励,获得了两万元奖金搞基层组织建设。村民们也都明显感受到了变化,说这个女梁书记让陶家庄大变样,见到我总是笑嘻嘻地问长问短,还说下乡干部很多时候只是传说,如今能常常见到你,真是好干部。对我来说,这是组织给我莫大的肯定,是村民对我无上的信任啊。在这种鼓励下,我的干劲也更大了。
    下一步就该思考怎样带领贫困户们脱贫的问题,这才是根本所在。在充分了解和征求村民、村“两委”与驻村干部的意见之后,我们一致认为当务之急是制定产业规划。我们因地制宜决定打造离石核桃林基地,发展特色产业。全村现有核桃种植区3200多亩,根据集中连片集体管护的原则,我们划定了2600亩作为重点管护区域,和所涉农户签订了核桃管护合同,聘请了核桃专业技术协会会长杜增生为村核桃顾问,集中精力打造核桃林种植基地,让这些核桃林成为村民脱贫的主打产业,目前已有145户的农户受益。同时,我们还深耕荒芜地500亩,新栽500亩核桃,通过三年的连续管护、高接换优,全村将实现核桃优种化。照这样发展,我们村的脱贫指日可待啊,说起核桃林基地我就兴奋,就好像看到了陶家庄村美好的明天。
    虽然驻村一年多,没想到我又完全变成一个农民、一个村里人了,更没有想到陶家庄村让我的不惑之年如此精彩,如此难忘。我已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

 

 

责编: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