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吕梁 > 离石区离石区

离石:扶贫要扶到“心”

来源:吕梁日报 作者:刘小利 发布时间:2016/11/24 15:12:08

    “老于,今天咱们来聊聊你家明年干点啥的事,争取早日脱贫,过上好生活。咱们全区如今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始实施温室葡萄栽植工程,还有家畜养殖计划,你个人具体有什么想法呢?”信义镇归化村的贫困户于芝明是吕梁市委常委、离石区委书记常书铭开展驻村帮扶活动的第一站。64岁的老于全家三口人,共七八亩地,种玉米、谷子、山药、黄豆、土豆,收成一般。于芝明自身患有关节炎、前列腺、坐骨神经等疾病,不能干重活,没有其它收入。一个多小时的畅谈,常书铭跟老于从种什么聊到大棚葡萄,从身体情况聊到扶贫养殖,话越说越热、心越贴越紧。“俺这身子骨差点,但种地还能行,养殖也行,葡萄要种,牛也要养……”听着书记这么关心自己的生活状况,老于干劲十足。常书铭随手把老于家的情况以及他们的扶贫需求一一作了详细记录。随后,常书铭来到贫困户贺云祥、穆双平、于有锁家,谈务工技能培训、谈扶贫种养殖、谈群众扶贫需求……常书铭把所聊到的内容全部细分类作了梳理。
    为贯彻落实好省、市精准帮扶脱贫推进大会精神,离石区迅速行动,举全区之力,把打赢脱贫攻坚战硬仗作为头等大事和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启动了区、乡、村三级干部进村入户促脱贫行动,迅速起草了《2016年离石区区直单位驻村精准帮扶责任书》、《离石区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精细化管理办法》、《离石区干部驻村精准帮扶工作日志》三个重要文书,推动建立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三支力量”帮扶机制,配套三项管理措施,促进干部下乡精准帮扶工作迈入规范化、程序化轨道,让贫困群众的脱贫脱得稳当、脱得长效、脱得巩固。
    坚持精细化用人理念,硬选人、选硬人,派出一支苦干、实干、会干的工作队。把构建领导包联、单位包村、第一书记驻村“三支力量”,作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五个落实”,落实帮扶对象、落实帮扶责任人、落实帮扶任务、落实帮扶措施、落实帮扶效果。32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全部包联乡镇、包联贫困村、贫困户;84个区直单位全部进驻93个贫困村,单位一把手是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派出熟悉农村工作、综合协调能力强的队长和队员住在村里,对上承接帮扶责任、争取项目资金,对下制定落实规划、管好下乡队员。驻村工作队必须挂起作战图、层层签订精准帮扶责任状、立下承诺书,倒排工期、压实责任、接受监督,形成职责明确,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
    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立标准、勤考核,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的工作队。利用“一办法一平台一队伍”,强化工作队日常管理,实现干部驻村与脱贫攻坚“无缝对接”。一是出台了干部驻村精细化管理办法。从职责、时间、日常管理、考核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到了选派干部科学、职责明确具体、保障有力。二是成立了干部下乡微信平台,强化痕迹管理。现场算账、记账、认账,详实填写《精准脱贫管理手册》,实行采集照片、全程签字留痕,并通体微信平台把工作状态及时上传到区下乡办微信群,做到了全程明责、全程留痕、全程管理,为全区脱贫攻坚领导组掌握工作动态、因村因户跟进施策、精准高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三是成立了督察组。对干部下乡、精准帮扶工作进行督促指导,每季度召开一次推进会,交流经验、查找不足、推动落实,督促以乡镇分类考核排队,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强化精细化指导理念,明白干什么、怎么干,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新局面。提出干部下乡驻村工作要做到三个结合:与党建工作相结合。认真履行基层党建责任和帮扶脱贫职责,帮助帮扶村党支部全面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先后组织开展各类培训90场次、参加人数达3000余人次,区直单位一把手在所包村讲党课97次;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按照乡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要求,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城郊服务型农业为抓手,重点发展核桃经济林、设施蔬菜、规模养殖、中药材种植和小杂粮五大主导产业;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相结合。从解决群众最关心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的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扶贫要扶到“心”。目前,全区392名党员领导干部(区直领导32名,乡镇街道主干24名,84个区直单位一把手、252名队员)、103名第一支书共包扶93个贫困村5817户贫困户,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全部瞄准基层一线,盯紧田间地头,对贫困户再精准再细分再细化,做到了精准到户、动态监测,细分责任、明确分工,细化原因、注重实效,实现了所有贫困村帮扶全覆盖、所有贫困户一户一对策,真正使精准扶贫工作扶到了人、扶到了心,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

 

 

责编: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