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胸有成竹领导有方,宏伟蓝图两大引擎受人赞扬,扶贫攻坚核桃产业大做文章……”这是离石区坪头乡群众自编自演的秧歌,歌词唱出了群众对脱贫致富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唱出了该乡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
坪头乡位于离石区西北部,是距离城区最远的一个乡镇,素有离石“大西北”之称。辖区内沟壑纵横,交通不便,自然资源极其匮乏。所辖24个行政村有20个村属于整村贫困村,是离石区扶贫工作的重点乡镇之一。2016年以来,该乡党委、政府按照离石区委脱贫攻坚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两大引擎”引领、“四轮驱动”发力的脱贫攻坚思路,并付诸实践,团结带领全乡群众走在富民强乡的康庄大道上。
“两大引擎”引领脱贫攻坚
文化产业助力,核桃产业主导。2016年以来,坪头乡以脱贫攻坚统揽,以“两大引擎”引领,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名叫锦龙南庄村人二十九岁,政治热词两学一做深有体会,中央牵头基层落实步伐一致,身为党员编成秧歌认真反馈……”这是记者在坪头乡举办的以‘两学一做’夯基石,率先脱贫奔小康”为主题的秧歌大赛上记录的一段。坪头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祖祖辈辈习惯将秧歌作为一种抒发情怀的方式。基于此,乡党委、政府提出了文化立乡、文化产业助力脱贫的发展思路,2016年牵头成立了坪头西山秧歌协会,目前该秧歌协会共有学员93名,其中贫困户35名,第一期专业技能培训已顺利完成,所有参与培训的非贫困户学员都签订了贫困户帮扶协议,以一帮一的形式结对,全面扩大文化产业助力脱贫覆盖面和影响力。“我们要打造一支引领吕梁的秧歌队伍,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确保带来商机的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带动乡风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贫困户文化产业致富,让文化产业脱贫这条路线迸发出持久的生机和活力。”该乡党委书记王惊雷说道。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坪头乡将核桃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乡党委、政府从方针政策、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工作措施等方面提供保障,鼓励村民规模化发展核桃经济林,为核桃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组织村民参加核桃管护技术培训。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核桃生产加工建设的力度,以雒家庄村为试点,打造了全乡核桃加工示范村。截至目前,该乡争取到扶贫补助资金368万余元,共栽植核桃树24702.6亩431269株,去年产量为357400斤。其中贫困户种植5612.2亩80608株,2015年完成管护10724亩,2016年高接换优4232亩81941株,部分核桃树已经挂果,核桃树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
“四轮驱动”培育新动能
树立新理念,适应新常态。坪头乡提出“四轮驱动”培育新动能的发展思路,即以水电路为主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因地制宜搞好特色种养殖业,建设乡村敬老院。
“我们家过去的房子房顶多处有漏洞,墙面也有不少裂缝,房后的墙体也塌陷了一部分,一遇雨天漏水透风。”村民薛乃富说,虽然修修补补许多次,但居住环境仍然很简陋,拥有一间遮风挡雨的坚固房子成了全家的期盼。“我被确定为农村危房改造户后,成功申请到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现在房子修葺一新,一家人的高兴劲就别提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提升农村百姓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坪头乡启动了全长22.4公里的店梁公路坪头段升级改造工程,该工程途经8个行政村,目前已完成4个村15公里的改造升级;同时覆盖坪头、焉口、赵家山、雒家庄、闫家坡五个村的人畜饮水工程已经建设完工;全乡2016年完成危房改造工程657户……生活条件改善了,出行畅通了,群众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开发生态旅游业是坪头乡打响的又一战役。该乡以坪头工业旅游产业园为依托,重点打造南庄村红色革命爱国主义、赵家山山西包产到户第一村两大教育基地,加快东江煤业旅游生态园建设。目前赵家山村修缮项目争取到扶贫资金50万元,正在加紧建设中。
鹏凤山村是坪头乡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农民人均收入低于2800元。2016年,该村抓住机遇,推出“互助组+贫困户”的养殖新模式: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四户一组,互助合作,精准补助,小规模大群体养猪。目前,该村共组建21个小组,养猪261头。去年以来,坪头乡将特色种养殖业作为发展新动能的又一“名片”。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具有生态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的贫困村发展“一村一品”,培育发展了花椒种植、规模养殖、小杂粮种植等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截至目前,该乡共落实涉及贫困户花椒种植177户325亩;小杂粮种植77户70000斤;养猪175户944头,养羊136户1106只,养牛46户102头,养鸡21户31200只,养蜂16户458箱。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4家。
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致富的同时,为了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该乡加大投资,进一步完善了枣洼村敬老院设施,扩大了敬老院规模,并在雒家庄村建设了农村日间照料中心。“照料中心建成后将对我们乡60岁以上所有老年人开放,特别是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等,以后的生活不愁没有依靠了。”六旬空巢老人雒长宁乐呵呵地说。
“吕梁离石坪头乡革命老区,山岭沟壑地理差收入很低,市委区委乡政府众望所归,发展核桃经济林因地制宜……”在坪头乡采访,随处可闻老百姓自编自唱的秧歌。有党委、政府的正确决策,有群众难得的精气神,记者深信,该乡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日子指日可待。
责编: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