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吕梁 > 社会社会

27岁吕梁小伙说:我依然充满希望

来源:山西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7/21 20:09:00

    7月18日,网友“侠道书珄”在山西晚报民生周刊官方微信平台里说:只要努力,幸运女神就会降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同时,我也用它来勉励自己。坎坷跌宕27年,但我的内心依然充满希望,相信风雨之后,我的人生也会变得灿烂。
    1987年,我出生在吕梁兴县一个小山村,从懂事开始,我就知道我和别人不一样。家里兄妹五人,唯独我眼睛看不见。4岁那年,我又发生意外,身体大面积烧伤,胳膊和脖子黏在了一起,脖子歪了,很痛苦。家里很穷,烧伤后,没有钱去医院,家人就用老母鸡的油抹在我身上治疗烧伤。其间,我连被子都不能盖,只能用柳条搭了个架子,给我做了个“被窝”。一年多才稍稍好了些,身上不疼了,但是我的右胳膊却行动很不方便,抬不起来。
    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思想也落后,从没想过让我上学。看着兄弟姐妹都开始识字了,我心里也挺羡慕。父母允诺我,等有了钱,做了手术就能上学了。可是,家里一直都很贫困,还欠了一屁股债。难道我一辈子都这样吗?
    我想做手术,攒钱给自己做手术,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心愿。
    17岁那年,村里来了个说书先生,姓刘,全盲,除了说书还给人占卜算卦。因为我是弱视,还有光感,比他的情况好一些,所以,他希望收我为徒,让我给他带路,跟着他四处游走。得知对方不要钱,我想我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了,就这样,我第一次出了门,开始了四处游走的生活。
    之后两年,我跟着师父四处漂泊,靠说书算卦为生,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走哪儿住哪儿。虽然只是在天暖和的时候才出门,但也吃了不少苦头,脚底的泡都磨破了,经常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万一遇上刮风下雨,睡柴窑、草窑,是再正常不过了。
    师父是个保守的人,人很本分,但却又有些小气。跟着他的日子,他教我东西是有所保留的,后来,师父身体不好,回家了。原本以为可以学个手艺,结果还没有学完,师父就去世了。
    师父走后,我也给人说过书算卦,但是,因为年纪轻,人脉关系有限,我的生意并不多,第一年只赚了1000元,之后的收入一直不好。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迷信了,找我的人越来越少,我觉得这不是谋生之计。
    城市条件一定会比农村好,这样想着,我决定独自去城市闯荡。带了三身换洗衣服和一些路费,我独自去了陕西榆林,找了一间5元钱的旅店住了下来。
    最开始,是在街边给人算卦,但根本没人上前。后来,看到街边的商贩卖乌龟,收入比我好多了。于是,我也开始走上了小商贩的道路,卖过气球、卖过玉米、卖过拨浪鼓……其间,我还认识了朋友小白,我俩搭伙儿做起了小买卖。哪儿有好买卖,我俩就一起做,收入很不错,不到一年就赚了6000多元呢。
    那一年,我揣着自己赚下的辛苦钱,充满期待地回到家,这让家人和村里人都对我刮目相看了。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不再是家里的累赘了,很自豪。
    之后的几年,我就是这样,在榆林市做小贩。因为喜欢唱歌,也会在路边或广场上卖唱。白天卖东西,晚上在街边卖唱,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3000元,我终于攒够了自己的医药费,两万多元。2013年,我如愿以偿,在省城的烧伤医院做了脖子和胳膊的分离手术,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手术之后,我回家休养了一段时间,又去了榆林做小买卖,有的时候,也会跟着朋友去全国各地的庙会凑热闹,卖点小玩意。但是,眼瞅着到了成家的年龄,再这样四处漂着不是办法了。
    去年,经朋友介绍,我来到省城一所学校,开始学习盲文,学习按摩技艺,我想开一家店,一家自己的店,现在已经学了一年多的时间。
    还有一年就可以学成了。期待自己的店可以早日开业,期待我可以过上殷实的小日子!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