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吕梁讯(记者 郝华强 )大石吉村是个少有人知的小山村,位于吕梁临县城西30多公里处,属临县青凉寺乡,全村157户,506人,其中贫困户86户,普通户71户,上了年纪的留守在村务农,为了维持生计,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2016年10月马秋香从省中医研究院来到青凉寺乡大石吉村担任了该村第一书记,马书记来到大石吉村后,使大石吉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着要想富先修路的原则,首先通过多方联络帮村里硬化了一条通村道路。
第一书记:马秋香
驻村二年多,帮助村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贫困子女争取了不少的资助.使贫困子女能在校园安心的读书学习,记者曾在一次从太原返临县的班车上碰上马书记,当时在场的就有现任村支书高润桂,记者也问过马书记,“去那么贫困而又远的小山村,连个接送你的车也没有,你一个城里来的,能受的了这苦么?″马书记笑了笑,从容的说“我只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军中普普通通的一个兵,党需要我到那,我就去那,让我干啥就干啥.决不辜负党和村民们对我的信任。”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所说的,一个党员的心声。
大石吉村自然条件差,庄稼产量低,产品价格也低,全村耕地面积2200亩,地里主要以谷子,肾型黑豆等粮食作物为主,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务农和外出打工,个别农户有家庭小型养殖。
每个第一书记都有自带的扶贫资金,马书记也不例外,自带扶贫资金30万,但这个专项扶贫资金怎么用,用到什么地方?这成了第一书记日思夜想的问题,好钢该用在刀刃上,马书记通过村支书高润桂组织,驻村扶贫工作队,两任驻村第一书记,支村两委,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经过多次上会研究,制定出了以农机具减轻劳动力,减少投资力为突破点,并制定了具体方案上报了青凉寺乡党委政府,经乡党委政府审议方案后,于18年12月上旬与铁双迎吉丰农机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铁双迎和吉丰农机公司,根据大石吉村的实际情况,选送了适应村民们的各种农机具,以便村民们自选,在农机具的展示现场,村民们争先恐后的去观看和挑选适合自己的机具,扶贫专项资金给每户贫困户补助购机款1500元,普通农户补助购机款1000元,对于一般小型的农机具来说,有了这个扶贫补助再加上铁双迎机械有限公司和吉丰农机有限公司的让利扶贫,村民们基本上不用自己贴钱掏腰包,购机现场热火朝天,村民们个个都认真的听取销售人员对机具的讲解,以免在操作中出现不必要的损伤。
在这次乡党委政府牵线农机具进村到户活动中,整村认购一百二十多件,部分村民自找合作伙伴共购大型脱粒机和微耕机,村民们看着新购的机具,高兴的说“没有马书记就不能享受这些,没有我们高润桂书记和政府的对接,我们也不会不花钱,甚至于少花钱,我们也不会在自己的家门口能买上这些适用于我们的农机具,”为我们的乡党委政府,为我们的第一书记点赞!马秋香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第一书记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