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吕梁 > 游在吕梁游在吕梁

于成龙:苦口婆心的“调解员”

来源:吕梁晚报 作者:林祥 发布时间:2016/8/17 18:05:29

于成龙是清代有名的办案能手,他的许多办案故事广为流传,甚至被神化。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于中丞》中记载了于成龙智破盗抢杀人案的故事。他还顶着压力重审通海案,为数千名蒙冤被判死刑的百姓彻底平反,将他们全部释放回家。同时他也是调解民间矛盾纠纷的高手。
    于成龙审案思路广阔,宽严相济,善于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常常出其不意,柳暗花明,颇具传奇色彩。他写的案件判词有理有据,逻辑严谨,优雅精辟,堪称案牍精华。于成龙善于破大案,更精于理小案。特别是对待一般的民事案件,主张简讼省刑,教育为主,耐心调解,息事宁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善于做思想工作,处理群众信访问题很有一套,是一个合格的“人民调解员”。
    粪污新衣被告发磕头二十获谅解
    罗城富家子弟平襟亚,去广东旅游时买了几套样式时髦的绸缎衣服,回来后穿在身上到处游荡,逢人便夸耀自己这衣服多么值钱、多么时尚,吸引了许多爱美的青年男女驻足观赏,回头率颇高,使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正当平襟亚得意之时,从桥上走来了担着两桶大粪的乡民屈天章。也是合当有事,就在穿着新衣的平襟亚捂鼻侧身而过的时候,担着大粪的屈天章脚下一滑,摔了一跤,将臭气熏天的大粪溅到了平襟亚的新衣服上。好端端的新衣服平白无故地泼满了大粪,平襟亚当然十分恼火,一把揪住屈天章,非要他赔一套新衣服不可。屈天章是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家里穷得叮当响,哪能赔得起这么值钱的时尚服装?只好不停地赔情道歉,请求原谅。平襟亚当然不依,扭着屈天章径直来到一步之遥的县衙,向于成龙告状。
    于成龙听了双方的诉说,又找了几个目击证人反复询问,弄清了事情经过。只见他哈哈一笑,先把屈天章数说了一顿。这事是你屈天章的不对嘛,谁让你粗心大意弄脏了人家的新衣服?理应赔偿人家。屈天章哭丧着脸说,小的知错,可我实在赔不起啊!我给他当几天苦力抵顶行不行啊?于成龙问平襟亚,你那衣服能洗干净吗?平襟亚说,洗是能洗,就是觉得晦气恶心。于成龙劝解道,你看这屈天章虽然有错,但属于无心之过,家里也很穷,赔不起你新衣服。你大人不见小人过,就让他给你磕几个头赔情道歉吧!平襟亚见县太爷这样的态度,也实在不好多说什么,只好表示同意。
    这件事情是常见的民间交往纠纷,实在算不上什么案子。但是此类事情处理不好,也可能激化矛盾、扩大事态。于成龙在分清是非的情况下,显然是同情并保护了处于弱势的屈天章,这是由他始终坚持的扶危济困民本理念所决定的。要知道,在清朝时期,给人磕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磕头礼是古代一种由坐姿派生出来的表示尊重的动作,并不完全是奴性的表现,而是一种最常见的制度化的通行礼仪。如臣拜君、小官拜大官、晚辈拜长辈、道歉赔罪等等。有时还得行三叩九拜之礼,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发布文告,改革旧俗,“废止跪拜”。这种习俗才日渐式微。由此可见,屈天章弄脏了人家的高档服装,于成龙没让他赔偿,也没有让他去做苦工抵顶,仅让他轻描淡写地给人家磕几个头道歉了事,也真算走了好运了。
    购买月饼起纠纷众人筹款平事端
    快过中秋节了,罗城县的钱老太带着三百文钱,在月中桂茶食店,买了60个月饼。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本来无事。但当时店里顾客很多,店员孙小弟前后忙碌,疏于检点,竟在收钱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孙小弟说,钱老太拿走了月饼而没有付钱;钱老太却理直气壮地说,已经把三百文交给孙小弟了。两个人为此争执不休,引得店里顾客和附近的居民都跑过来看热闹,不一会功夫就聚集起几百人,人声鼎沸,异常热闹,喊叫的、起哄的、挑事的人也有不少。场面越来越混乱,店里的生意也做不成了。正在县衙里的于成龙得到了消息,急忙带人赶了过去。
    于成龙见人员众多,场面混乱,立马上前喝住众人,详细盘问了钱老太和孙小弟,双方各执一词,难辨真假。询问现场顾客和店员,大家也都说不出个谁是谁非来。众人都围着于成龙和两位当事人,好奇地看他怎样处理这三百文钱的纠纷。于成龙想了想说,钱老太一大把年纪了,来自本分人家,儿女满堂,不会起赖账之心。再说她出门时带的三百文钱,现在已经没有了,可见是付了钱的。店员孙小弟听了连声喊冤。于成龙又说,你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做生意靠得是诚信二字,月中桂是有名的老字号了,向来童叟无欺。孙小弟是月中桂的模范职工,更不可能做出这种昧良心的蠢事来。依我看来,钱老太确实付了钱,孙小弟确实没有收到钱。那么钱到哪儿去了呢?肯定是被人趁乱偷走了。众人一听,觉得有道理,就看于成龙如何解决问题。于成龙说,如果让钱老太再出一回钱,显然不合适;如果让月中桂蒙受损失,也不公道。我看现在店里聚集有三百多人,说明大家都很关心这件事,也都很想为问题的圆满解决做点贡献。所以请大家一人拿出一文钱,凑够三百文,表达一点爱心,不知各位意下如何?众人一听,都觉得不好意思了,很快凑够了三百文,交与商店了事。
    这一民事纠纷的处理办法,别出心裁,出乎意料,却也解了燃眉之急。其一,当时商店里没有电子眼之类的监控设施,要想查出偷钱的盗贼十分困难,再说区区三百文钱也不值得兴师动众。其二,现场人员聚集,场面混乱,几百双眼睛都在紧盯着,都想看看于成龙有何处置妙法。假如当场没有结果,连台也下不了。一些人甚至有可能煽风点火,把事情闹得更大。其三,大多数围观的人,怀着“山水越大越好看”的心态,只顾看热闹,都觉得自己毫无责任。现在让每人出一文钱,虽然微不足道,却能让有围观陋习的人付出一点代价,还能落个行好学善的好名声。再说这大庭广众之下,谁也不愿被人笑话吝啬小气,因此大家都坦然接受。后人评价此事,都认为于成龙的息事宁人之法高明至极。
    深刻自查听批评严肃处理身边人
    于成龙在罗城县录用了一个起草文件的工作人员,名叫胡安之。此人在于成龙面前毕恭毕敬,十分勤快,水平也还说得过去,因此深得于成龙信任,常把一些重要公务交其办理。不料胡安之拉大旗作虎皮,假借于成龙的名义造谣生事,胡乱摊派,对老百姓态度恶劣,吃拿卡要,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但碍于于县令的面子,又担心胡安之打击报复,谁也不敢如实反映。有一次,胡安之又向乡民索要钱物,大家忍无可忍,都说胡安之有官府做后台,才敢这样明目张胆地办坏事,咱们告他去吧。众人在秀才严从龙的带领下,成群结队来到县衙,控告书吏胡安之有恃无恐、欺压百姓的种种恶行,并不客气地指责于成龙“包庇奸人,纵容恶棍”。
    面对群情激愤的百姓指责,于成龙痛恨胡安之的恶劣品行,更深为自己的用人失察而内疚。他诚恳地对大家说,你们反映的情况很重要,我过去真的不知道。请大家给我三天时间,待我查明真相。如果属实,一定从严处理,绝不姑息。三天之后,于成龙将严从龙等人请到县衙,开了一个公布调查结果的座谈会,以自责忏悔的态度,依法处理了胡安之,给了上访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他说,首先非常感谢诸位的提醒和批评。如果不是大家仗义执言,我还会继续被坏人蒙蔽。去年来罗城上任,身边少人没手,只觉得胡安之谨慎勤劳,办事有方,表现出色,因此对他十分信任,许多事情都交他去办。没想到这个家伙竟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办了伤害群众的不少坏事。我在查明事实后,已将胡安之拘押审办。他非法索取的财物将全部退还受害者。这件事情责任在我,由于我的识人有误、用人失察,给群众带来了损害,我深感惭愧,在此给大家鞠上三躬表示忏悔。今后再有此类事情,还请各位严加监督。
    至于这个胡安之究竟受到何种处分,史料中记载不详。这个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这件事情,于成龙的威信不仅没有受到不良影响,反而更加受人敬重了。他的严以律己、勇于自责的广阔胸怀,从此广为传颂。此后不久,他就得到了上级的提拔重用。

 

责编: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