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走进新时代 建设新闻喜 > 新闻报道新闻报道
打通主动脉 畅通微循环
——全面构建党建引领平安闻喜建设新格局
2022年,闻喜县委政法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社会治理效能大提升为抓手,坚持“硬件打底、软件充实、多元完善、力求实效”的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全面做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的推动落实,为平安建设筑牢根基提供保障。
一、有效发挥县级综治中心枢纽带动功能,全面建好基层治理“智慧大脑”
(一)保障工作机制有效运行,打造社会治理“新平台”。县综治中心重点提升组织指导、综合协调、业务管理、分析研判、调度指挥“五项功能”,创新“1381”工作思路,围绕同心共建和谐社会,携手共创平安闻喜的工作目标;树牢服务社会安定、服务民生实事、服务经济发展3个服务理念;依托综合信息指挥、社会心理服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群众诉求接处、法律援助服务、网格化服务管理、视频监控分析研判、社会组织工作8大支撑平台;形成1套符合工作实际的综治体系,不断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的新要求,推动社会基层治理一体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二)做好矛盾纠纷一体调处,创新综合治理“新模式”。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通过“县综治中心+信访接处中心+矛盾调处中心”的3+X新模式规范化运行,采用“一中心统筹联动、一体化流程运行、一张网全域覆盖、一揽子调处解决”的“四个一”线上线下联动办理创新方式,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在县级层面解决群众诉求,实现“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地”的便民服务目标。截止目前,共接受矛盾纠纷案件687件,已处置571件,处置率83%。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行”的目标。
(三)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实现综合治理“智能化”。总投资4500万元的“雪亮工程”建设项目是2022年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在今年11月可建成投用,新建监控点位2551个,项目建成后基本实现全县各乡镇、村(社区)重点区域全覆盖,对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将发挥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积极推进镇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实战运行“最强躯干”
在硬件建设方面,乡镇(社区)综治中心聚焦实战化运行,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整合有关基层力量,重点提升网格管理、工作联动、协调处置、夯实基础、信息互通“五项功能”,县委政法委组建工作团队,按照“一厅四室”建设标准,做到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规格,对各乡镇(社区)的13个综治中心,每个平均投入5-8万元进行现代化、全方位、高标准打造,目前已全部建成投用。村级综治中心由每个乡镇(社区)选出2-3个示范点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功能、发挥作用,为基层治理工作建好阵地、打好基础、提供保障。
在运行管理方面,由政法委员牵头总负责,综治专干具体落实网格员的业务培训、日常管理工作;信访专干入驻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信访人员接待、事项登记、排查化解工作;人民调解员进驻矛盾纠纷调处室工作,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邀请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心理服务,有效形成各司其职、运转高效的基层治理工作机制。
三、健全提升网格化管理,全面锻造综合治理“有力抓手”
一是优化网格设置。按照农村网格300户或1500人、社区网格500户或1500人的划分标准和工作要求,重新划定全县网格375个,每个网格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有效解决之前网格划分范围过大、不易管理的实际问题;将纳入的部门从之前的13个增加到24个,网格纳入事项共92项,实现社会治理所有要素入网,使网格员的工作职责范围进一步扩大延伸,能够更加及时有效的发现和处置各类风险隐患,全面构建“基层工作靠网格、部门工作在网格”的工作格局,真正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筹”的工作要求。
二是健全组织架构。把支部建在网格上,与乡镇(社区)党建网格有机融合。建立“网格总长+网格长+网格员+小网格+微网格”五级组织架构,一级架构为网格总长,共13名,由各乡镇、县社区服务中心政法委员兼任;二级架构为网格长,共201名,由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各社区大党委书记、社区办主任兼任;三级架构为网格员,共375名,由农村和社区网格员担任;四级架构为小网格,共1674个,由村居民小组长、社区楼栋党小组组长兼任;五级架构为微网格,共6563个,由村党员联系户、社区党群服务组人员担任,每个微网格平均管理20户,通过充实网格管理力量、建强网格党组织,使网格管理更加精细化、精准化。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制定出台《网格员管理办法》《网格员工作职责清单》等20余个指导性文件,制定“2+N”培训模式,县级每年开展培训2次以上,各乡镇均在4次以上,今年全县已开展网格业务培训共3轮16期,培训内容涉及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企业微信使用办法、重点人员管理、打击整治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明确网格员工作职责,理清“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同时做好奖惩考核,采用“一月一主题、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报、一月一约谈”管理模式,对不认真履职的网格员召开“全科网格服务管理质效提升约谈会”进行约谈。今年共替换不合格网格员31名,并对第一季度评选出的10名农村“最美网格员”和“最佳网格团队”进行表彰,激励和提高全体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在2021年全县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我县83名网格员进入了村“两委”班子,8名网格员被推选为村“两委”主干,充分彰显了网格员队伍整体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牢的特点,实现了“推出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培养目标, 大力营造“好榜样人人学、正能量无限量”的浓厚氛围。
四是做好宣传引领。县综治中心每月至少拍摄一期网格员典型报道,今年拍摄制作《公平正义在身边》、《立足网格、心系群众》、《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筑牢平安建设防线》3个专题宣传片和《从网格员到村支书兼村委主任的点点滴滴》、《小小网格员、乡村振兴大作为,靠种植带领群众致富增加收入》等4篇专题宣传、畖底镇户头村网格员冯惠永《把为民服务脚印留在平凡岗位》先进事迹被学习强国转载。通过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网格员的熟悉和认可,起到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全县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探索创新管理制度机制,源源不断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血液”
一是抓好常态落实。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放在运行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各乡镇(社区)政法委员统筹抓好主责主业,每周组织综治专干、信访专干、网格员、派出所长、法庭庭长、司法所长等基层力量召开工作例会,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党委每月主持召开社会稳定分析研判会议,对辖区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进行“周分析、月研判”,把各类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常态化组织开展社会矛盾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行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
二是抓住重点工作。继续组织全县党员干部、网格员积极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反邪教、打击黑恶势力、防范非法集资、反电信网络诈骗等宣教工作,发放《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宣传册、宣传画,《致群众的一封信》《反电信诈骗》《同心共建和谐社会、携手共建平安闻喜》等各类宣传资料10万余份,切实维护基层稳定和群众安宁。
三是创新工作载体。持续开展一村(社区)一民警、一法律顾问、一网格员、一人民调解员“四个一”全覆盖工作和普法宣传、矛盾调解、网格管理、心理服务“综治四下乡”活动,积极推进“警网融合”,继续推行“枫桥派出所”、“枫桥法庭”、“枫桥司法所”创建工作和“家门口解纷工作站”的普及推广,从加强基层治理资源保障入手,通过统筹发挥基层综治力量的职能作用,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加大法律法规政策宣传,为基层群众提供周到细致的法律服务,进一步夯实和巩固基层治理基础。
五、积极推进党建综治深度融合,有效延伸群防群治“末梢神经”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推进“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调动“微网格”党员干部的先锋示范引领作用,建立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群服务组“四级组织架构”。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县2237名在职党员全部到县城15个社区报到,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服务社区居民,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主动与居住地社区对接联系,全县社区划定的105个网格,每个网格的党支部书记均由县直单位负责人和机关正科级以上干部担任,367名楼栋党小组组长全部由县直单位班子成员、副科级以上干部担任,根据县委的总体安排部署,积极配合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全面完成政策宣传、人员排查、信息登记、核酸检测等各项工作,有效发挥了“微网格”的大作用。在农村,将党员干部、网格员队伍、治安巡逻队伍有机整合,使基层群防群治力量得到充实壮大,通过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全面建设平安乡村。
六、全面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充分激活社会治理“组成细胞”
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细胞,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基层治理的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离不开群众的参与支持,通过开展“法律大讲堂、普法进万家”等一系列法治宣传活动的开展,广大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得到明显提升,遇事找法、有事靠法的理念已基本成为常态。今年以来,群众主动到综治中心进行法律咨询有73人,同比增长206%,主动上报风险隐患19起,邻里矛盾纠纷下降19%,已经初步形成知法、用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围,法治观念得到了明显加强,“五治融合”已经在基层广大群众中得到有效的运用和推广,为基层治理工作奠定了稳固的工作基础。
基层治理工作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新时代坚持和完善社会治理制度,聚焦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共同享有社会治理成果。闻喜县委政法委坚持把握好党的领导这个根本,政府负责这个前提,民主协商这个渠道,社会协同这个依托,公众参与这个基础,法治保障这个条件,科技支撑这个手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继续做实做细做好基层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不断探索党建引领+综合治理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全力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王博)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