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走进新时代 建设新闻喜 > 新闻报道新闻报道
以青春之我 绘基层新时代画卷
——记桐城镇王家房村专职网格员王晓剑
初夏时节,漫步桐城镇王家房村,目之所及,草绿有魂、水活有韵;风景如画、空气清新;产业兴旺、群众富裕;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好一幅村强、业兴、民富、景美、人和的乡村画卷。美好画卷背后有这样一名90后“画师”,他将青春的激情释放在基层,用一张小网格“描绘”出一幅幅农村暖心的画卷,那便是闻喜县桐城镇王家房村网格员王晓剑。
初拿“画笔” 不知从何起“笔”
张大妈家的水管破了,喊他;王大爷的社保待遇停发了,喊他;李阿姨两口子吵架了,喊他;有村民接到诈骗电话,喊他……面对村民们的这些“家长里短”,让他一时间一头雾水、焦头烂额,不知从何起“笔”,一度不敢在村里转。开局不顺,90后的他却不轻易服输,迎难而上,给自己立下了“遍访全村、为民解忧”的目标,摸索着走出了一条成长路,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做着每一件温暖人心的小事,走进群众心中,成为群众赞不绝口的“贴心人”。
走进民心 共绘“桐”心圆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网格员即是村(社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又是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
勤走访、全覆盖,网格信息他来采。闻喜县桐城镇王家房村是由原王家房村、新李房村合并而成,共826户2865人。王晓剑坚持每天上门走访,网格员工作日志本已用去了三分之二,翻看这些日志,温暖“溢”出纸张,里面记录着从今年1月到现在入户走访时摸排出来的群众困难事、大小事,全面掌握着每家每户尤其是低保、残疾、高龄等重点关爱对象的情况,做到信息了熟于心。
多动脑、有担当,网格安全他来巡。从事网格员工作以来,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积极参加网格员专题培训班的学习,学习借鉴他人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新冠疫情期间,他是“排查员”和“跑腿员”,“大叔,近期有没有去过外地?”“你好,菜给你带来了,放在门口了,出来拿一下吧。”戴上口罩,拿着排查登记表,在街巷间穿梭,是网格员的工作常态。为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杜绝防疫“空白点”,作为网格员的他逐栋逐户上门“扫漏”,告知返乡管控政策,以“硬脚板”踩实踩稳“防疫路”。
“我每天在村里来回奔波,十分熟悉村里的环境,哪里可能存在脏乱差的问题,我最清楚不过了。”王晓剑如是说道。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为了能大大提升整治效率,整个环节从网格员始、由网格员终,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解决问题,形成闭环管理。打造出一道道既有净美人居,又有田园诗意的美丽风景,人居环境从“一片美”不断迈向“全域美”。
面对安全工作,他又是“宣传员”,走街串巷进行治安巡逻,穿梭在田间地头开展“禁三烧”,随时随地进行反诈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用心用情快速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急难愁盼”现实问题,充分发挥了“网格员力量”,精准施策,画出了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桐”心圆。
携手共进 展现桐城美好画卷
正如树苗需要深深扎根于土壤中才能汲取养分,成长为参天大树,农村工作也应根植于群众中。王晓剑深知作为一名网格员,绝不能脱离辖区村民。面对村民的不配合,他微笑着回应;面对村民的不理解,他耐心地解答;他早出晚归、不知疲倦;他放弃午休、走访群众。听民声、知民意,王晓剑凭借着扎实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热情用心的服务,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和作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网格员工作是平凡的、微小的、辛苦的,但也是不凡的、伟大的、值得的。
在闻喜县,网格员每天必须完成的四项功课是“走访群众、排查风险隐患、记录工作日志、收集上报信息”,他们身处平凡岗位上,甘于奉献,所有的付出都源于责任和执着,像点点荧光般守护着网格这个基层社会治理最小的单元格。他们,以实际行动书写着“网格”里不平凡的人生。“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美好乡村建设凝聚乡愁力量,描绘“乡村画卷”,让“满眼皆绿、满目皆净”的美好画面辐射周边,串珠成链、连线成片,绽放新时代新农村的活力!(古海珠 /文 蔺俊楷/图)
责任编辑:刘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