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晋城 > 法治在线法治在线
“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不得抵押。”7月23日,在高平市寺庄镇市望村“法治大讲堂”上,来自泽州律师事务所的法律顾问团律师正在讲授《民法典》中关于抵押权的知识。沿着法治一条街走进市望村,普法标语随处可见,村委会前的空地建成了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大院里和主要街道上的电子屏滚动播出着法律常识……
近年来,市望村坚持依法治村,多措并举努力打造法治乡村,推动了全村各项工作稳步发展,先后被授予“山西省法治建设示范村”“晋城市基层党组织规范建设示范点”“高平市社会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这也是高平市以创建法治乡村推动依法治市的一个缩影。
法治课堂启民智
“律师,以后想离婚就得30天?”“有个30天的冷静期,给爱一个缓冲,怕你冲动了又后悔。”在法治课堂上的交流答疑环节,村民们踊跃向律师提问,律师则用群众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的‘家常话’回答。“我们村邀请来自泽州律师事务所的专职法律顾问每月来村上进行法治宣讲,最近以村民比较关注的物权、土地、婚姻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为主,通过‘事例+分析’的方式以案说法,不断提高村民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市望村委主任崔彦海说,“村里人听得可认真啦!”早早赶来听课的村民牛小书说:“现在是法治社会,很多老观念都过时了,咱也上上课,学学法律,回去和年轻人相处才更有分寸,咱可不能让儿子儿媳孙子说咱倚老卖老!”
咨询卡片联民意
前几天,邻居家的大狼狗把张老汉的小京巴咬了,张老汉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说家里不让养大型犬,一怒之下到村委会填民意卡想要个说法。张老汉气冲冲地走进村委会,没吵也没闹,填写了一份村情民意卡后便离开了,第二天村委会主任就上了门。村委崔主任和律师耐心为张老汉讲解了《晋城市养犬管理办法》,张老汉原谅了邻居,邻居也保证以后要一定把狗拴好,不影响其他人的生活。
为广泛收集村情民意,该村大力推行村情民意卡制度,村民有不明白的不满意的事情随时都可以去村委填卡。村委每天收集整理,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处理,热点、焦点问题,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解决,时刻掌握村民稳定工作的动态,落实民生实事、解决矛盾隐患,做到村民有事不出村。
法律服务润民心
如何让公共法律服务走进乡村,曾经是困扰了市望村很久的问题。近年来,市望村不断强化基础保障、健全规章制度,把重点放在了创新工作方法打造新型服务上,致力打造有特色的法律服务品牌。镇司法所的律师每周坐班、村法律顾问每月服务、微信群学法送法等等,市望村的便民服务中心还坐着一位智慧法律顾问。“您好,我是法律智慧机器人,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你能提供哪些服务?”“我能给您讲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机器人可以通过语音一问一答的方式,快速回答群众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也可以点击屏幕进入相关界面操作进行阅览,实现人机互动。
村民王国儿发现,自家的孩子近来“乖”了很多,他忍不住问怎么回事。孩子认真地说:“村里的法律机器人说,未成年人14岁就要负刑事责任啦!”
巾帼调解化民怨
2017年以来,市望村巾帼调解队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利用法律思维解决新问题、处理老矛盾,使村里更加和谐稳定,20年来全村无一起群体上访事件发生。“妇女细心耐心,做起调解工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巾帼调解队的队长,牛建花是调解队的主心骨,是调解工作的一把好手,“我们的队员都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具有较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调解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日常处理村民纠纷过程中,我们积累下了‘公正公平’的口碑。”
上个月,李家和张家因为宅基地纠纷闹得不愉快,牛建花带着4名调解员去了现场,第一次张家没让进门,第二次李家又不给好脸。“冬至那天,我把他们几个人叫到我家,围在一起包饺子的时候,我给他们讲法律、说乡情。”牛建花说,“后来两家和好如初了。我们调解的都是东家长西家短的小事,可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大事。”说到这里,牛建花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冯彬相)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