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西省阳城县公安局演礼派出所扎实推进“枫桥式派出所”创建,以温情警务、民生警务、和谐警务为抓手,将传统德孝文化与现代警务相结合,不断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打好整治攻坚战、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服务效能,实现了辖区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社会稳定的工作目标,赢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
演礼乡地处县城西郊,中国农业公园、杏福小镇、薰衣草庄园人员流动频繁;省级工业园区、市级双创基地企业密集;阳蟒高速、演礼快速通道和阳店线三条主要公路穿乡而过,人流、物流、资金流高度汇聚,治安形势较为复杂。
温情警务 催生警民一家亲
新学期还没开学,民警葛星就接到梁庄村王某打来的感谢电话,感谢他帮助孩子解决了3年多的“黑户”问题。原来,王某在外打工时诞下一非婚生子,因为孩子父亲拒绝出具相关证明手续,孩子眼看就要上幼儿园了还上不了户口。民警葛星在微信群里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联系远在甘肃的孩子父亲,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固定电子证据,为孩子解决户口提供了有价值材料,最终让王某悬着的心落地。
一个小小的微信群,却是演礼派出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构建警民一家亲的秘密武器,依托群里的50多名基层治安网格员,小到家庭不和、吵架拌嘴、邻里纠纷,大到打架斗殴、各类案件,民警都能及时掌握,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处置、化解。

(所长范卫芳深入企业宣讲“一网通、一次办”平台注册知识)
借鉴“枫桥经验”,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演礼派出所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办事难入手,全面推行“7x24”小时全天候服务;拆除高高的柜台,新增了沙发、书柜,温馨的户籍室一下子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定期对民警辅警开展业务技能和文明用语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改进服务态度。对部分行动不便的群众,只要微信、电话吱一声,民警就会及时上门、预约代办,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里,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温暖。
演礼派出所辖区共有行政村16个,自然庄58个,部分村及自然庄留守老人多、防范意识差,电信诈骗屡有发生。演礼派出所邀请县局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百场宣讲”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单位,有效提升了群众防范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与此同时,演礼派出所深入践行县局“七个坚持”群众工作法,努力提高群众对民警的熟悉率,印发警民联系卡3000多份,将民警联系电话在辖区广泛公开,随时接受群众的举报、投诉、咨询。
民生警务 提升群众幸福感
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检验现代警务改革的重要标准。去年8月18日下午,暂住县城的常某夫妇到辖区生猪养殖户王某家中讨要货款15000元。期间双方发生争执,常某报警称王某撕毁欠条,而对方称不存在欠款。民警在现场找到三块可疑碎纸屑,经过拼接,疑似为欠条残片。通过合理推测,民警倾向于认定王某撕毁欠条、拒付货款。但因无第三方目击证人,也没有监控、录音、录像证据,民警的推测无法得到有力支持,案件陷入僵局。民警一方面对王某进行诚信、法治教育,另一方面及时受理调查核实情况,经过几个小时的说服教育,王某终于承认撕毁欠条的事实,主动支付了货款。

(民警入户化解矛盾)
长期以来,演礼派出所坚持以德孝为镜,照自己的言行、看自己的表率,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今年4月30日,园区发生一起农民工以跳楼威胁讨薪事件,该所民警及时赶赴现场,各方联系,耐心劝说,事情很快圆满解决,虽说为农民工讨薪不是分内之事,但为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演礼派出所结合流动人口管理,及时了解务工人员诉求,掌控思想动态,主动对接、督促企业,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防止年底兑现不了务工工资出洋相、上黑名单。全力保证征地拆迁、省重点工程阳蟒高速演礼段在施工期间无一户上访告状、无群体性事件发生。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民生,演礼派出所借势“一网通、一次办”平台推广注册,积极发挥村级治保主任、民警、联合调解“三道防线”作用,坚持法德并重,使崇德崇法入脑入心,努力实现将矛盾消除在初始阶段,化解在基层,消除在基层,真正做到纠纷不堆积,矛盾不上交,切实提升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实效。持续推进基层治保110工作机制,认真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掌握社区民意和治安动态,做到了提前预警、及时防范。
和谐警务 引领演礼新风尚
为做好长期以来存在群众矛盾调解工作,演礼派出所以枫桥经验为鉴、以德孝文化为魂,成立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为导向的“德孝调解室”。调解室成立以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德孝为先,将道德与孝道的引领作用发挥到极致。栅村村一位老人因为讨要赡养费,多次和儿子发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该村两委虽多次组织调解,但一直没有大的进展。民警范卫芳了解这一情况后,专门邀请省人大代表、辖区献义联合党支部书记李海江上门调解,既宣讲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又以案释法阐述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法德并用,最终感化、说服了老人的儿子,主动承担起赡养费。南任村的翁婿有矛盾、尚礼村的父女有隔阂、台底村的邻里有纠纷……这些家长里短的烦心事、琐碎事,只要走过这间调解工作室,都能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民警利用村文艺演出机会向群众宣讲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相关知识)
“德孝调解室”以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为契机,组织乡“五老”、乡贤、道德模范、司法、民调等组成道德法治宣讲小分队,利用农闲工余时间深入田间地头、企业村庄广泛宣传。同时针对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组织群众进行民主评议,让群众认可,产生公信力,进而演变成周期性的评议以及长期性的调解组织,定期褒扬好人好事,评选德孝模范,倡导尊老爱幼、夫妻和谐、子女孝顺、邻里团结的文明风尚,通过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制人,倡导和谐礼让、依法维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在全乡营造出了遇事讲道德、讲法治的浓厚氛围。
“平安不出事”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目标任务。该所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采取警民联防,在阳店线和崇礼大道设立治安防控卡,严查可疑人员、违法行为,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组建辖区“小天网”,白天视频巡逻,夜晚“警灯闪烁”,确保“防得了、控得住、发案少”;实行网格化巡防,充分发挥治安员村情熟、人脉熟的优势,既关注重点地段、重点区域,也不放过背街小巷,利用小喇叭、微信群发布预警500多条,提醒群众提高警觉和自我保护意识。
“我们要借鉴‘枫桥经验’,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当好百姓的守护神,为群众创造服务最好、最安全的生活环境。”演礼派出所所长范卫芳态度坚决。(郭学良 郭向阳)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