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平市认真落实上级安排部署,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围绕“减量控大”的总目标,系统实施八项举措,确保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5月底,高平市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期分别下降31.1%、45.8%、20.5%。
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升级改造交警指挥中心,城市灯控路口视频监控覆盖率达90%,实现了主要路段信号灯智能管控。对15个主要路口进行了合理渠化,在各路口和主要路段增设卡口、交通违法检测设备128个。
引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三零”创建活动为契机,对境内省道及其他主要道路联合开展隐患排查,排查整改交通事故多发点3处。严格落实“清零”责任,每日对各中队清零数据和进度进行实时跟踪,对全市所有校车、通勤车、大货车司机进行吸毒检测,查处吸毒驾驶人7名。
提升城市出行安全水平。取消炎帝大道、神农路、友谊街、长平街道路中央隔离带,增设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隔离护栏,全线增设安装了发光道钉,施划了禁止标线、指示标线、警告标线、人行横道热熔标线。持续开展违法专项检查,共查处酒驾202起,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200余起,查扣违法车辆180辆次,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
强化交通安全防控能力。持续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两站两员”建设,健全完善了工作目标和考核办法。在各乡镇建成符合标准的“警保联动”合作劝导站18个,已有16个启动“警保联动”业务,提高了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轻微财损的处置率。
增强交通安全文明意识。强化重点时节道路交通安全,扎实有效推进“一灯一带”工作。截至目前,信号灯建设完成4处,完成目标任务的20%。减速带建设完成76条,完成目标任务的50.67%。多举措推进“一盗一带”安全防护行动,截止目前,已累计为市民免费发放头盔1000余个。
提高交通事故救援救治效率。制定完善了道路交通安全预案,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应急处置程序,建立了区域警务协作联动机制,有效遏制了各类交通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的发生。
实施部门协同联动整治攻坚。今年以来全市大型营转非客车、大型公路客运车、大型旅游客运车等重点车辆检验率、报废率分别达到100%;危化品运输车,检验率99.89%,报废率99.82%;重型挂车,检验率92.23%,报废率99.17%;农村面包车,检验率96.31%,报废率99.92%。
推广交通安全文明执法。完成了交警大队执法办案区的升级改造,为每名执法执勤民警配备了4G执法记录仪,一线执法民警的配备率达到了100%,并全部接入了执法全流程平台。扎实推进了交通违法处理和缴纳罚款异地处理工作。目前,高拍仪、彩色打印机、身份证读卡器、条码枪等设备已经全部到位,可以开展工作;强化了交通事逃逸案件侦破工作,持续提升了侦查破案水平,最大限度保障了受害人合法权益。(赵娜 张碧霄)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