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融资模式
众筹融资模式是基于“互联网+金融”所创新的一种模式,意义不仅在金融创新本身,而在于对传统金融领域和金融业态提出的挑战,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具有颠覆性。正像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态提出挑战一样,互联网众筹这种深化能够对传统的一些同行基金的业务提出挑战。
模式概述:所谓众筹平台,是指其创意人向公众募集小额资金或其他支持,再将创意实施结果反馈给出资人的平台。网站为网友提供发起筹资创意,整理出资人信息,公开创意实施结果的平台,以与筹资人分成为主要赢利模式。
核心逻辑:在互联网上通过大众来筹集新项目或开办企业的资金。
主要机遇: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融资方通过众筹融资的平台发布自己的创意、项目或企业信息,互联网用户根据自己的判断来用金钱投票,少量的资金就可以成为一个企业的股东。对创意的提出者或创业者来说,他们的创业成本更低,众筹融资能更好地促进创新创业。
面临挑战:我国的相关法律还跟众筹融资的方式有冲突,因此,众筹模式在我国面临很大的法律障碍,他们只能在夹缝中找机会,逐渐演变,最后往往成为产品打广告或者新产品试用的平台。必须严格遵守规则,如果作为公募,股东人数不能超过50人,不得向非特定人群募资,不得承诺回报,如果是私募基金还要至少100万以上的起点。
代表企业:国外最早和最知名的平台是kickstarter,国内有点名时间、众筹网、淘梦网等。
举个例子:由于《莎木2》的销售成绩不理想,世嘉最终因收益问题无限期暂停了续作计划,但制作人铃木裕一直在为《莎木3》项目重启计划努力。通过KickStarter众筹平台,这款情怀单机游戏日前已筹募到650万美元,创下了该网站2015年的最高众筹金额记录。
点评:众筹融资的发展被认为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个人力量就能完成,不需要提案多技术门槛的产品,支持者的成本也比较低,在最初更容易获得支持;第二阶段则是技术门槛稍微高的产品;第三阶段是技术门槛较高,甚至需要小公司或者多方合作才能实现的产品。目前我国的众筹融资基本处于第一个阶段。
虚拟电子货币模式
模式概述:虚拟货币是一种计算机运算产生或者网络社区发行管理的网络虚拟货币,可以用来购买一些虚拟的物品,比如网络游戏当中的衣服、帽子、装备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像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核心逻辑:虽然电子货币是因应电子商务而崛起,但未来电子货币将逐步取代现有货币的部分功能,因为电子货币具有高度的便利性,而货币的产生主要原因就是便利人们的生活。
主要机遇:第三方公司推出预付费卡、Q币这样的虚拟货币可以刺激消费,而不是去发展成货币可兑换的东西,消费实体货币的感觉非常强,而消费虚拟货币跟信用卡类消费的感觉类似,可以刺激消费。
面临挑战:一些虚拟货币发行量太大,导致这个币种在其流动的领域膨胀,严重还会导致公司破产。像比特币早期只是在线商户使用,但后来线下实体商户也开始接受,还有兑换的比例,政策监管起来会更加强,国家认定是非法,不允许进行实体交易。虚拟货币可能对货币体系产生冲击,因此监管会很严格。
代表企业:国外的比特币、亚马逊币、Facebook币,国内的Q币等。
Q币:由腾讯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就推出的电子虚拟货币,它的兑价是1Q币=1人民币,可以用来支付QQ的QQ行号码、QQ会员服务等服务,购买渠道包括线上及线下。
比特币: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比特币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
点评:像腾讯的Q币、亚马逊币跟比特币不一样,它是一个封闭运行的虚拟货币,不能随便拿到市场上购买其他商品,也不能兑换成现金,对实体经济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成为腾讯和亚马逊的收入。像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虽然天生就是要取代主权货币,但在可预期的将来可能性不大。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