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晋城 > 经济热点经济热点
横河镇位于阳城县西南部,晋豫两省交界处,是阳城县唯一的偏远山区乡镇。从上世纪50年代起,该镇以犁镜厂、农机修配厂、煤厂为代表的集体企业经历了由兴盛到衰落的变迁,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人口外迁、乡村凋敝,致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存在资金、信息、人才、劳动力等诸多瓶颈。面对严峻态势,横河镇党委敏锐意识到,在转型新赛道上,丰富的山、水、林、舍资源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拥有发展运动康养产业的绝佳资源禀赋,是“十四五”抢抓机遇、逆袭突围的最大底气。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以动感骑栖小镇为龙头,打造一个近300平方公里的运动康养板块,需要一个强大的引擎,去提升基层组织力,由点到面递次推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横河镇“运动康养产业党建联盟”由此应运而生。
“党建联盟”的运转机制
从组织架构上,确立了太行一号沿线的横河、受益、水头、劝头、牛心温5村为成员单位,这5个村都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一公里范围内的村,各有优势和特点,都在经营着一个康养产业项目。同时,为规范党建联盟的有序运转,设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名誉理事长,镇人大主席任理事长,镇党委副书记和组宣委员任执行理事长,各成员单位党组织书记为副理事长的联盟理事会。
通过组建五村运动康养产业党建联盟,开创组织生活共过、文旅资源共享、康养业态共建、产业优势互补、环境整治互评、治理困难互助的新模式,并具体细化为“十联”工作机制。
理论联学:成员单位党员围绕重大节日、重要时间节点、重要讲话、重要主题、重要会议精神开展理论联学活动。
活动联办:围绕服务动感横河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每年组织成员单位党员至少联合开展5次支部主题党日,1次建言献策活动。
党员联培:通过把党支部和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把产业发展的领头人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育成产业壮大的排头兵,推动“党建链”带动产业链。
人才联育:加强村两委主干和产业发展带头人的乡村振兴能力培训,抓好大学生专职村干、优秀年轻干部等后备力量队伍建设,形成头雁领航、雏雁丰翼、群雁奋飞的人才雁阵效应。
资源联通:破除区域壁垒,设立康养资源共享共建平台,统筹推进五村山地赛道、片石民居、民俗文化、中医养生、游客集散、丹霞地貌等资源的统一打造。
阵地联享:依托成员单位内阵地建设较为完善的组织、经验丰富的老支部书记、善于组织党课活动的优秀人才等资源,设立党建活动基地,定期安排成员单位共同开展党内理论和实践活动。
链条联建:围绕体育经济、夜色经济、民宿经济、观赏经济、种养经济、林下经济,集聚关键资源要素,共同推动延链补链强链,破解乡村产业发展难题。
优势联动:根据成员单位各自优势,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产业链企业落实规章制度、开展研发、拓展市场、招商引资、文化建设、政治理论和党史教育等“六大引领”效用,为运动康养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环境联治:联盟各成员单位定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互看互评”找问题、“互比互学”促提升活动,从互看、互比、互评中提高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问题联解:建立联盟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治理难题,构建相融互动、协商共治模式。利用每月主题党日活动,统一联盟党员工作力量,积极开展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等活动。
通过“十联”机制的运行,从而实现五村特色资源的统一打造、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增值提效,持续提升动感骑栖小镇的承载力,在西南部山区,在太行一号风景线上,在晋豫大通道上,打造党建引领文旅融合的运动康养产业板块和动感横河品牌。
“党建联盟”取得的成效
自“运动康养产业党建联盟”组建至今,为横河镇太行一号沿线的五村树立了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清晰的指向标,进一步激发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愿景齐出彩。
产业振兴出彩:一期动感骑栖小镇的建设和运营,年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可为横河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紫东台探洞、采摘、垂钓、休闲项目建设,可为水头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红色文化、远古神话研学基地和昆仑古墟科考基地可为中寺、银河、愚公、牛心温等村集体经济再增收5万元。
人才振兴出彩:抓住深化县校合作“12大基地”建设契机和横河在外能人多、人才多的优势,实施引留回流人才计划。受益村与省外高校合作,依托本村中药材种植的传统优势和丰富的山坡地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园,一期五味子种植园、玫瑰种植园建设,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并带动180户农户,户均年增收1万元。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大力推进县校合作,先后与郑州大学牵手,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文化振兴出彩:依托横河的远古神话、革命佳话、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优势,着力打造“晋豫特委、红色摇篮”“伏羲帝都、昆仑古墟”“愚公故里、神话家乡”三大文旅研学基地;通过讲好横河故事,弘扬“四敢”精神,推进改革创新、文明创建、矛盾化解,走出横河特点的治理之道,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
生态振兴出彩: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补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短板;全镇12个行政村全部达到人居环境三星级以上标准,其中横河、受益、牛心温达到四星级标准,水头村被评为2021年晋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先进村”。
组织振兴出彩:以党建联盟促进人才联盟、产业联盟和治理联盟,打造了今年全县唯一的市级太行一号风景道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片区。扎实推进软弱涣散支部整顿,促进了麻地村的活动阵地提升,组织生活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到位。通过推动党建网和社会治理网“双网”深度融合,以“一网五联”的网格化工作机制,把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推动了全镇基层治理能力的大提升。(李涛)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