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金更多投向新兴产业 企业上市挂牌步伐加快
本报讯 记者王金枝报道: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引导,从银行、企业和社会三方面做好金融领域“去杠杆”工作,引导银行信贷向“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倾斜,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取得了明显成效。
煤炭钢铁行业“去杠杆”取得实效。今年一季度,我市煤炭行业新增贷款占一季度新增贷款比重为36.14%,钢铁行业为-2.82%,这两项指标较去年末分别下降26.17和0.26个百分点。从信贷数据看,我市投向煤炭钢铁领域的银行贷款逐步减产,杠杆率逐步降低。同时杠杆向战略新兴产业转移,成效初显。去年,银行信贷资金投向煤层气、装备制造、医药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新增贷款占全年新增贷款的比重为2.77%。今年一季度,银行信贷资金投向以上领域新增贷款占一季度新增贷款的比重为4.68%,较去年年末上升了1.91个百分点。信贷数据反映出,“三大战略”新兴产业杠杆率适量增加,杠杆转移成效初步显现。
拓展企业直接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是金融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我市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取得突破。目前,我市有20家企业进入了挂牌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其中皇城药业已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海诺科技已通过新三板股转系统的审核;高平昌平重工等3家企业已在上海E板挂牌,且昌平重工已通过定向增发的形式与西安必盛激光公司达成了投资2000万元的协议;另外有14家企业在上海股交中心Q板挂牌,有11家企业在山西股交中心挂牌。
记者还了解到,为切实做好金融领域“去杠杆”工作,我市加大政策引导,充分发挥银行信贷在资源配置中的主渠道作用,重新修订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办法》,从政策层面引导银行机构正确认识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去产能、去杠杆,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鼓励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和重点支持产业的信贷投放,通过“杠杆转移”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同时为推动企业上市直接融资降低杠杆率,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全市中小微企业上市(挂牌)奖励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编印了《企业直接融资指引》,多次举办资本市场知识专题培训,动员激励和指导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同时,我市还积极拓宽民间资金的投资渠道,鼓励民资积极投入金融产业,通过农信社改制、建立倒贷机制、成立红土创投基金、内设外引担保公司等方式共吸引民资约22亿元,一方面缓解了民间资本盲目投资造成的杠杆率提升问题,另一方面也有效降低了民间借贷易引发金融风险的问题,推动我市金融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