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晋城市完成国省营造林1.17万亩,环城生态圈绿化面积1.3万亩,退耕还林0.03万亩,村庄绿化40个,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5.3万亩,带动2157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脱贫,林业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
国土绿化取得新突破。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提前半年完成国省营造林任务。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连片推进村庄绿化40个。围绕全域旅游发展,创新“购买式”造林机制,大力提升通道绿化档次,全市环城绿道总长度突破百公里,省级以上森林公园达到10个,自然保护区达到5个。沁水县启动太行洪谷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泽州县丹河湿地公园成功入选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填补了晋城市国家湿地公园空白。
林业产业取得新发展。新发展油用牡丹、皂荚等特色经济林2000亩,新种植林下中药材4750亩,建成优质育苗基地4.2万亩。完成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5.3万亩,经济林总产量达3750万公斤。新建成阳城获泽源农民专业合作社核桃加工厂,全市林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2家。通过ppp模式,新建成多功能、高标准晋城市花卉交易中心。建成市级核桃科技服务队4支200余人,完成科技托管服务近3万亩。组织参加首届市农博会,参展企业、合作社多达43家,展出花卉、干果、木质品、种苗、森林康养等林业产品40余种。
生态扶贫取得新成效。陵川、沁水组织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造林9602.7亩,带动贫困人口556人就业增收;依托国家公益林、天然林保护、未成林造林地管护工程,带动1601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3911元;将市级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向贫困县、贫困村倾斜,惠及贫困户871户。全市带动贫困劳动力2157人实现稳定就业脱贫,20463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林业改革迈出新步伐。编制了《晋城市2017年度国有林场改革工作要点》,将全市6个国有林场缩减为5个,确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实现事企分离,人员分流,事业经费财政兜底。编制了《晋城市国有林场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年)》,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生态公益林投保签单302.6万亩,总投保额达544.7万元。陵川县还被评为“全国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林权调处工作获全省考核优秀档次。
(李培红 张锦龙 范鑫)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