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城 > 林业林业

晋城市林业局荣获全国先进集体称号

来源:太行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5/3 11:31:06

近年来,晋城市将造林绿化作为培育绿色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有效途径,推动现代林业快速发展,绿化品位明显提升,产业阵容不断壮大,生态文化日益繁荣。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决定,对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市林业局被授予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全省市级林业主管部门中唯一获奖单位。

  晋城市有80%的山地、57%的林地,林业产业不仅产品种类多,产业链条长,而且就业容量大,增收范围广,是最适合农民就业增收的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全市先后建成全国绿化模范县2个,省级林业生态县6个,生态园林化村庄98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森林公园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森林公园8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1个、省级湿地公园1个,是全省现代林业的先行区、示范市。

  去年以来,市林业局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突出“1852”工作重点,一手抓林业改革创新,一手抓生态脱贫攻坚,全年完成国省营造林1.17万亩,环城生态绿化1.3万亩,退耕还林0.03万亩,村庄绿化40个,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5.3万亩,带动2157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脱贫,森林防火实现全年无火灾。

  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连片推进村庄绿化40个;创新“购买式”造林机制,大力提升通道绿化档次,环城绿道总里程突破百公里;沁水县太行洪谷森林公园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泽州县丹河湿地成功入选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填补了晋城市国家湿地公园空白。

  林业产业取得新发展。坚持以强化管理、优化结构、提高品质为重点,新发展油用牡丹、皂荚等特色经济林2000亩,新种植林下中药材4750亩,建成优质育苗基地4.2万亩。完成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5.3万亩,经济林总产量达3750万公斤。全市林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2家,建成市级核桃科技服务队4支200余人。

  生态扶贫取得新成效。坚持以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为抓手,陵川、沁水组织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造林9602.7亩,带动贫困人口556人就业增收;依托国家公益林、天然林保护、未成林造林地管护工程,带动1601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3911元;将市级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向贫困县、贫困村倾斜,惠及贫困户871户。全市带动贫困劳动力2157人实现稳定就业脱贫,20463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荣获省厅考核第一名。高度重视结对帮扶,通过实施村庄绿化、干果经济林提升、完善造林合作社等“八个一”帮扶工程,帮助泽州南坡村发展干果经济林500亩,连翘150亩,实现了贫困人口整体增收,40%完成脱贫任务。

  林业改革迈出新步伐。全市6个国有林场缩减为5个,全部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编制完成了《晋城市国有林场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年)》,国有林场主体改革任务如期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完成生态公益林投保签单302.6万亩,总投保额达544.7万元。制定出台了《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实施方案》,陵川县被评为“全国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林权调处工作获全省考核优秀档次。

  资源管护再上新台阶。严格落实天保工程和国家公益林管护责任制,完成率100%;开展了林业生态环境自查自纠和自然保护区“绿盾2017”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协助中央环保督查组开展南方红豆杉自然保护区旅游整改工作。依法治林方面,开展“2017利剑行动”、“双百双打”等专项行动5次,立案98起,严厉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坚持预防为主、积极防治原则,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0.8万亩,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0.9‰,远低于省控指标4‰。森林火灾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去年全市共接森林火警78起,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实现了全年无火灾。(张志敏)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