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 泉 实 习 生 李一迪
400多张来自世界17个国家的标有“欻犸”印记的明信片满载祝福正飞向我市乐迷
今天,你收到“欻犸”的明信片了吗?
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不少参与欻犸音乐节的乐迷们陆续收到了音乐节从全球各地邮寄来的祝福明信片。
欻犸是传说中晋城一带的一种古兽,外形类似猛犸,体态略小无獠牙,毛发浓密。晋城人更用此词来形容人热情主动、精明能干、办事利落。翻开明信片,每张上都写有这样一句话:“向你们的梦去吧!”这句话代表着“欻犸”精神,代表着“欻犸”三年的坚持与陪伴,更是包含了不少“欻犸”背后的故事。
“欻犸”,它不仅仅是本土年轻人的音乐节,更是年青一代追逐的自由和梦想。

乐迷向记者展示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欻犸”明信片。 本报记者 焦宇 摄
小小明信片都是来自欻犸的感谢
“欻犸”的明信片活动仍然由“欻犸”的创作团队组织举办。他们邀请所有参与过欻犸音乐节的乐迷,将其喜欢向往的国家以邮件的形式告知活动方,活动方经过多方协调联系,从世界各地完成大家的愿望。这个看似小小的愿望,协调实现的过程中却是困难重重。“我们先是通过自己身边的朋友,联系了很多晋城在外留学的大学生,他们听说是完成家乡孩子的愿望,都特别积极。”欻犸音乐节负责人赵巍说,“欻犸”邮箱收到的邮件里涉及的国家很多,其中不少国家都是朋友托朋友,转了很多关系才找到可以寄出明信片的人。还有一部分是趁着国外的圣诞假期,朋友外出度假或工作出差解决的。
“像是来自美国普林斯顿的明信片,就是当地的晋城留学生上课之余找了两个礼拜才买到的。还有来自荷兰的明信片,是德国工作的晋城朋友休假时专程坐车去荷兰寄出的。法国的明信片则是朋友出差在法国转机时机场寄出的……”赵巍说,最让他感动的是来自日本的明信片。在东京工作的李力是赵巍的同学,他找遍了家附近的所有商店,却只找到了纯白色的贺年卡。因为不想让收到明信片的人看到的只是白色的背景,他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将每张明信片都绘上了不同的蜡笔画,有的是著名的富士山,有的是美丽的樱花雨……现在,这些用心邮寄的明信片已经全部寄达,这其中还有一张寄往北京医院的明信片。
在欻犸团队统计明信片的人数时,正好看到了《太行晚报》为身患白血病的姑娘李雪筹集药费。得知详情后,欻犸团队主动联系到李雪,并为她邮寄了她向往的国家的明信片。收到卡片的李雪,看着卡上鼓励的话语十分感动。这张寄到北京医院病房里的特殊明信片也包含了欻犸团队满满的爱心。
“最开始活动对外公布时,好多人并不相信我们会真的费这么大劲,但当他们收到明信片后,每个人都回复了邮件感谢我们。”看到大家的感谢,让赵巍觉得帮助大家完成愿望是件暖心的事。
“其实邮寄明信片这个想法早在去年年中开展‘欻犸公开课’时就有了,我们团队商量着,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回报大家三年的支持。”赵巍说,同时也想借这份新年小礼物,继续调动大家的热情。经过一个半月的统计,最终“欻犸”在新年到来前,为300多位参与音乐节的乐迷寄出了400多张来自世界17个国家的明信片,这些小小的明信片都是来自欻犸的感谢。
走进校园感受师生们带来的感动
第三届的欻犸音乐节演出地点,不再像前两届一样在广场搭建舞台,而是选择了走进校园,为的就是给学生们带来更多新鲜的元素,让年轻的一代看到本土音乐的魅力,同时希望“歘犸”精神给更多有梦想的人带来追梦的动力。
首场开演是在凤城中学。作为新建学校,凤城中学的学生并不多,但老师们还是积极筹备着。“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在演出开始前,就有老师自告奋勇上台演唱歌曲,并带领学生一起合唱。”赵巍说,老师主动上台暖场,让现场的演出气氛异常火爆。
同样火爆的还有在晋城大学的演出,当时正好赶上学校举办迎新的活动。两场活动合二为一,既有“欻犸”带去的激情演唱,又有学生们自己组织的精彩演出,全校师生都在这股青春活力的带动下热情起来。
因为音乐节的时间恰巧安排在各个学校期中考试阶段,所以协调时间变得十分困难。在泽州一中演出时,就只能挤在下午自习前的40分钟自由活动时间。虽然时间有限,但“欻犸”的名气还是吸引了不少同学观看。“比较尴尬的是,因为天气寒冷,不少同学跑回了教室。”赵巍说,观演者瞬间变少,却丝毫没有影响台上演员的演出,可此时老师们的举动却让大家心里一暖。“几位老师看到台下寥寥数人,立马招呼学生们重新回到演出场地,一位老师说,通过这件事,我们必须教会孩子要尊重演员的辛苦演出。”赵巍说,“我们能做到的只是尽量专业,不管观众多少都认真对待每一场演出。而走进校园里感受到同学们带来的感动,却是我们继续坚持的最大动力。”
鼓励全民参与让本土音乐节更接地气
相比前两届,第三届的欻犸音乐节最大的变化就是不再邀请外地乐队,还是积极鼓励全民参与,展现本土文化。在音乐节筹备阶段,就通过网络报名的形式,吸引了各行各业的文艺爱好者。
冯少华是市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的工作人员,也是欻犸团队的主要成员。第三届的欻犸音乐节的节目,全都由他亲自把关。“这次的音乐节更接地气。因为是在校园演出,不少参与表演的都是在校学生。”冯少华介绍说,同学们多才多艺的表演给音乐节的演出添了不少彩。学生常笑的歌曲表演就是本届音乐节的常驻节目,冯少华说:“在现场常笑的演唱技巧,根本想象不到她竟然是体校游泳专业的学生。”本次音乐节在节目的选择上花了很多心思,有很多不同的音乐类型,也会选择时下比较有共鸣的歌曲,给大家带去更多不同的感受。
然而完美的演出,前期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欻犸团队幕后的工作人员们为此付出太多艰辛。晋城大学的演出场地设在学校操场,虽然演出时间定在下午3点,可早上六点,欻犸团队就开始在学校忙乎了。有的人搭设舞台,有的人搬运器材,有的人调试音响……准备工作一直持续到下午两点。而演出结束后,各种后续工作更是繁琐,等器材全部运出校园已经是晚上十点了。对此冯少华和他的同伴们并不觉得累,他说:“准备全面才能保障演出顺利进行,要做就要呈现出最专业的一面。”
三届音乐节成功举办,歘犸的团队在不断磨合中变得越来越专业。如今,经由欻犸团队组织的不但有音乐节的系列活动,还增加了欻犸公开课。而每一次的欻犸活动的创新变化,都包含了欻犸团队每一个人的心血。赵巍说:“欻犸音乐节会继续,不仅如此,我们还将在欻犸精神的带领下,为家乡人呈现出更多不同类型的活动,欻犸将永不止步。”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