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里/晒/晒/幸/福

新时代里晒幸福
——张村乡幸福大院采风
“哈哈……我又赢了!”隆冬时节,万物萧条,张村乡的幸福大院里却一派热闹祥和。二楼宽敞明亮的大厅里,就着热乎的暖气,几个老年人聚在一起聊天、下棋、打牌,开心得不亦乐乎。坐在轮椅里56岁的张天云边出牌边感叹:“党和政府为我们考虑得真周到,孝顺儿女都做不到这份上呢!”
近年来,为使全乡鳏寡孤残老人老有所养、贫有所居、困有所助、病有所医,沁水县张村乡党委政府以打造幸福张村为目标,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了幸福大院,民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该幸福大院主体为4层框架结构,包括70个带卫生间的标间房、锅炉房、开水房、门房、餐厅、活动大厅、阅览室、医疗区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入住幸福大院的主要有三类人:一是贫困户中的五保户,二是贫困户中的低保户,三是一般贫困户。为了办出幸福大院的特色,张村乡党委政府和县东方医院经过洽谈,创新办院模式,将社会养老和医疗保健相融合,以政府建设、医院运行、医养结合方式来运行。

走进张村幸福大院,第一感觉像是进了一家小型医院。一楼的医疗服务区里,观察室、诊断室、治疗室、输液室、急救室、心电图室、B超室、多功能护理床等一应俱全,同时,还配有专门的医护人员,门口药房里备齐了常用药。每天,幸福大院都为老人定时量一次血压,老年人常见的各类慢性病等,都能及时发现并得到治疗。张村乡乡长李海洋告诉记者,目前,入住的32人中,要么身体有残疾,要么年事已高,仅9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4个,采用医养结合模式,能最大限度保障入住老人的健康,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

护理周到,生活更加体面。为了让老人住得更加舒心方便,整个大院设置科学合理。一楼住的是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二楼住的是生活上基本能自理的人,楼层间有电梯,每个楼层都有服务员照应,护理服务无微不至。每一间屋子,都光线充足,收拾得一尘不染,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特别舒适温馨。厨房一律采用现代化厨具设备,餐厅布置科学合理,饮食针对老年人量身定制,菜谱搭配有考究。而且除了平日里的娱乐健身活动,乡党委政府还带领工作人员根据时间节点,变着法儿更新丰富多元的娱乐项目,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老年人快速融入大家庭,精神层面得到抚慰。



张天云老人精气神特别好,见到记者便打开了话匣子:“我有脑梗,一条腿废了都20多年了,在村里这么些年只能靠邻里接应,自己对付着过活。现在可好了,你看我坐在轮椅上,上下楼有电梯,真真方便,一天到晚,还有服务员照应,吃得好住得好又卫生,这样的幸福生活我知足了!”
58岁的吴跃琴是芦坡村人,是五保户,此刻脸上也洋溢着满满的幸福。虽然患了六七年的脑梗,腿脚不太灵便,但依旧忍不住热情地带领我们到房间参观。“我们俩人一间房,还有独立卫生间,想洗澡了楼道里就有热水,都非常方便,就连衣服每周也有专人清洗。真真好呀!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呵呵……”他语气里满是欢喜,“现在有吃有喝有玩还有大伙儿作伴,很是热闹。搁以前,做梦都梦不到呀!幸福大院真是名副其实!”

让每一位生活困难群众都置身幸福的港湾,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是张村乡幸福大院的宗旨,更是张村乡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发展养老产业、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质量”的积极探索。幸福工程无止境,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让更多的人为幸福张村贡献一份力量,11月25日,幸福大院入住暨捐赠仪式上,乡党委政府特邀张村乡在外工作人员、驻地企业等参加仪式,仅当天现场捐款就达11余万元。乡长李海洋告诉记者:“为了让困难群体真正受益,我们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运行,一方面,对于困难群体,每日8块钱最低标准,吃住护理统统包含在内,让他们生活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为了保障经费来源,我们还拓展服务门类,提升服务水平,对外接纳社会养老人员,包括自理、半自理及不能自理者。”









图/廉建廷 文/张俊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