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城 > 人物专访人物专访

冬日晋城倾情演绎“小城有大爱”

来源:太行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2/4 9:30:55

开发区鸣瑞园小区燃气爆炸事故发生后,我市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冬日晋城倾情演绎“小城有大爱”

  燃气爆炸事故中,一家三代7人受伤,这一家如此不幸。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爱心涌现,上万人爱心大接力,用爱温暖着这个不幸的家庭。

  从1月13日开发区鸣瑞园小区燃气爆炸事故发生后,市民们浓浓的爱便源源不断涌向受伤的一家7口。聚沙成塔、汇爱成河。寒冷的冬日,晋城这座小城倾情演绎着“小城有大爱”的感动。

市医院专家团队为伤者做术后会诊。本报记者 高云 摄

7名伤者脱离生命危险 但伤情依然严重

  1月13日晚9点40分左右,开发区鸣瑞园小区B区1号楼一居民家发生燃气爆炸,事故造成李光明(男,56岁)一家三代7人受伤,其中还有两名幼儿。

  事故发生已有二十天,7名伤者目前的伤情如何?市民们在献爱心的同时时刻牵挂着伤者的治疗情况。这些天,不少市民通过各种方式询问他们的情况,并希望通过本报向他们表示慰问。

  近日,记者再次带着市民的关心,采访到了李光明的儿子李晋云。他告诉记者,目前7名伤者的治疗费已达86万余元,虽然均已脱离生命危险,但伤情依然严重,还需要进行多次手术,其中5人需要进行植皮手术。

  记者了解到,事故发生后,7名伤者被送往市医院紧急抢救。两名幼儿于1月14日被送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李晋云的父亲和姐姐由于呼吸道烧伤情况严重,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医生对他们进行了气管切开维持生命。1月16日,李晋云的父亲、母亲、姐姐伤情加重,也被送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紧急抢救。1月27日,为了更好地进行治疗,李晋云的妻子和姐夫也转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

  “目前伤情最重的是我的姐姐,她的手部烧伤严重。”李晋云说,他的母亲因手部血液供应问题,近日刚刚进行了第三次手术。两名幼儿虽然伤情相对较轻,但是双手和头部烧伤严重,医生正考虑为她们进行去疤等方面的治疗。

线上线下齐筹款 万人爱心大接力迅速展开

  李光明一家人的不幸遭遇经本报及微信平台发出后,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一时间,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大家纷纷行动,或网上众筹或现场捐款,在线上线下形成了爱心接力的动人画面。

  爆炸事故发生后,开发区社区管委会、市消防支队、东谢匠社区等先后拿出专项救助资金全力抢救受伤的一家7人。随后,他们又向市慈善总会递交了救助申请。1月19日,市慈善总会经研究决定设立“定向113爆炸事件伤者治疗专项基金”,并拿出10万元善款注入基金,鉴于治疗费用高昂,市慈善总会也向市民呼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个家庭渡过难关。

  市慈善总会呼吁发出的当晚,市智慧云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孙云沁经授权后当即在网上的“轻松筹”平台发起“献出爱心、救回生命”众筹行动。短短一天时间,12000多名微友踊跃参与筹得善款29万余元;随后,晋城义工联合会也发起众筹行动,目前已筹得善款9万余元且仍在继续;与此同时,众多微信群的群友们也自发通过发红包的形式向伤者一家献上爱心……

  线上筹款如火如荼,线下募捐也迅速接力。 1月21日,伤者所在的东谢匠社区居委便率先行动,一大早,居委门前便挂起了写有“伸出你的援手帮帮这个家庭”的横幅,为爆炸事故中受伤的一家7口筹集善款,社区居民也纷纷慷慨解囊,将钱放入募捐箱内。短短半天时间,募捐箱内已有4万余元善款;1月22日,城区德华幼儿园组织爱心募捐,园内的孩子、老师以及家长纷纷献出爱心;1月23日,极光文化教育培训学校发出一封“爱心募捐倡议书”,师生们同样慷慨解囊;1月23日下午,十余名晋城义工冒着严寒将募捐箱搬到国贸购物广场……

事故无情人间有爱 一个小家牵动着全城大家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邻里相帮,患难相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李光明一家身陷困境的时候,市民们踊跃伸出援手,捧出爱心,无疑是雪中送炭。采访中,很多参与捐助的市民就表示,一家七口突遭不测真的是太不幸了,也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康复。

  东谢匠社区书记郭双洲带头捐了款,当他看到居民们也纷纷慷慨解囊时感慨万千:“这些天,社区居民的爱心真的是感人至深,有多次捐款的,有父母捐了儿女又捐……”郭双洲说,受伤的一家人是社区的农户居民,家庭条件一般,爆炸事故发生后,社区不仅第一时间拿出5万元帮助这家人渡难关。而且社区工作人员每天自发轮班到医院照顾受伤的李光明一家人。至于居民们踊跃捐款的原因,郭双洲说:“大家都想的是自己身边的人遭此不幸,怎么也得伸手帮一把。”

  伸手帮一把的还有郭云飞,郭云飞是金村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他和李光明的儿子李晋云是相识多年的朋友。1月13日晚,当得知这家人遭此不幸时,郭云飞义不容辞地投入到帮扶的队伍。除了个人捐款,他还在自己的微信中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捐款。“李光明叔叔本该是享受天伦之乐却突遭此劫难,还有晋云牙牙学语的女儿,烧伤住院后,真不知道他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和痛苦。”目前,郭云飞已帮忙募集了近万元爱心款,他一有空还前往医院照顾这家人。

  王浩是十多个微信群的群主,他虽与伤者一家素不相识,但也第一时间在群内组织了募捐活动。他说:“这几天在报纸、电视上看到这家人的遭遇,心都碎了。尤其是那两个幼儿,真心希望他们能早日康复,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 牵挂着李光明一家的还有市义工联合会的义工们,负责人张瑞告诉记者,这些天义工们正线上线下为这家人募集善款,同时他们也对市民们持续不断的爱心所感动,而这也是义工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晋城是座充满爱的城市。事实上,每当遇到天灾人祸,总有热心市民会伸出援助之手,但无论就捐助人数和数额,还是筹款的速度而言,这次的援助确实罕见。用慈善总会工作人员郝义鹏的话来说“如此大规模自发献爱心的情景,在我市慈善史上还是头一次。”

  究其深层次的原因,郝义鹏称,人心齐泰山移,面对灾难,有一种情怀叫共担。自事故发生后,7名伤者便牵动着很多晋城人的心。“我们与伤者,或许素昧平生,但痛苦与悲伤,感同身受。此时,大家没有冷漠、没有旁观,没有人置身事外。全城上下只有一个信念,把爱献给在灾难中受伤的一家人,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减轻他们的痛苦。”正是这份情怀,在短时间内演绎成了大爱。连日来,晋城汇聚起一股股奉献的潮水,并用大爱的力量向世人证明,重情义、敢担当的晋城人是好样的!

  本报记者 赵明德 陈马利  实习生 赵婷婷

  ■伤者家属讲述救治背后的感动

陌生人用爱温暖着我们一家人

  伤者的亲属告诉记者,在伤者的救治过程中,消防队员和医护人员都尽心尽力,让他们充满了感动。

  李晋云的表哥李晋阳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的伤者亲属。当时,已有3名伤者被送往市医院。由于电梯被炸坏,参与救援的消防队员用担架抬或用肩背的方式,将伤者送至楼外。最让李晋阳感动的是,一名消防队员将李光明从17楼背到楼下后,看到受伤的李光明冻得瑟瑟发抖,就将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他穿上,然后穿着单衣继续跑上楼参与救援。第二天,李晋阳托亲属归还外套的时候,才知道那名消防队员来自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但是不知道他的名字。

  在市医院治疗期间,医护人员的尽心尽责,让亲属们在伤心难过的同时感到不少欣慰。“市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抢救的同时,还联系外地专家进行会诊。事发第二天凌晨五点,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名专家和两名护士就赶到了市医院。”李晋阳说,这些医护人员的面孔,他白天晚上都能看到,这说明他们为了抢救伤者,放弃休息时间一直留在医院,陪在伤者的旁边。

每天都能收到热心人的问候

  李晋云的父母都是农民,身体也不好,再遭受这样的变故,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举步维艰。

  李晋云是陵川消防中队的指导员。在事故发生之前,为了保证辖区安全,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

  让李晋云没有想到的是,消防战线的很多同行知道了他的家庭遭遇不幸,纷纷打来电话。“每天我都能接到来自全国各地同行以及军属打来的电话,向我表达慰问。”李晋云说,由于亲人在郑州治疗,他经常需要奔波在两地之间,有了这么多热心人的关心,也给他增添了许多动力和希望。

  李晋云说,希望借本报一角,向所有伸出援手的热心人,真诚地说一声:谢谢!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