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城 > 人物专访人物专访

“六年引领”建设幸福美好新阳城——访阳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史小林

来源:太行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3/8 9:45:54

□本报记者 郝梦瑶

阳城县县长史小林(右二)在县污水处理厂调研。(资料图片)

  刚刚闭幕的市“两会”提出了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及重点工作。就如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振奋精神,克难奋进,建设生态美、百姓富、县域强的幸福美好新阳城,近日记者专访了阳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史小林。

  问:在贯彻市“两会”精神上,阳城县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深入贯彻市“两会”精神,我们今年将以“六年引领”、“六个一”作为全县工作的行动指南,即以“产业转型攻坚年、城乡建设提质年、改革创新突破年、民生福祉增进年、社会治理深化年、从严治党强化年”为引领,突出在“唱响全域旅游一台大戏、走好转型升级一条新路、下活改革创新一招妙棋、念好就地城镇化一本真经、打赢脱贫攻坚一场硬仗、激发干部担当作为一池活水”六个方面发力。

  在这一战略框架下,我们将全年工作具体细化为“八个围绕八个一”,即围绕集约发展,精心打造一个强引擎、聚合力的产业集聚平台;围绕转型升级,强力谋划、引进、建设一批保增长、促转型的项目;围绕就地城镇化,深入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建设工程;围绕全域旅游,全力抓好一系列树特色、创品牌的工作;围绕托底增收,扎实做好一系列固根本、挖潜能的工作;围绕创新驱动,着力强化一系列增活力、添动力的改革举措;围绕共建共享,倾力发展好一系列顺民心、合民意的民生事业;围绕环境优化,着力营造一个有安全感、和谐感的发展氛围。

  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高平、阳城要完成申报省级开发区的报批任务。阳城县如何抓好开发区建设,全力打造区域经济的强力引擎和转型综改的主战场?

  答:按照省、市“整合、改制、扩区、调规”的要求,结合实际,把我们现有的演礼工业园区、安阳陶瓷工业园区、八甲口商贸物流园区和芹池工业园区进行整合,成立山西阳城低碳经济开发区,形成演礼六产融合发展区、安阳现代陶瓷工业园、八甲口“一带一路”物流园“一区二园”新格局,打造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演礼六产融合发展区重点发展以大数据以及相关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生物产业、创意设计等“高、精、特、新、轻”为特点的新型工业,配套阳城中国农业公园创意农业项目建设和旅游文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今年重点要铺开涉及演礼、固隆、次营3乡63村140平方公里的“阳城中国农业公园”建设,争取早日建成一个没有围栏的中国农业公园,形成“农业+旅游+文化+体育+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业态;加快瑞亚力羊血清、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休闲食品加工等项目建设步伐。

  安阳现代陶瓷工业园本着“稳定生产、推动升级、促进销售、打响品牌、增加就业、提高贡献率”的指导思想,以陶瓷工业城建设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力打造陶瓷仓储、销售中心,不断提升阳城陶瓷产业知名度;大力发展创意陶瓷,结合阳城悠久的陶瓷发展历史和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不断提升陶瓷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做出阳城陶瓷的特色和品牌,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

  八甲口“一带一路”物流园重点发展以蚕茧丝绸、精细陶瓷为特色的加工贸易产业和清洁能源、煤炭深加工产业。依托八甲口区位优势,以建设煤炭、陶瓷、化肥交易市场为中心,积极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接,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及相关市场服务产业,逐步形成以产业推动市场、以市场繁荣产业,集仓储、流通、加工、服务和商贸于一体的现代生态物流园。

  问:2017年阳城县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有哪些新想法新举措?

  答:旅游作为阳城转型发展的重点产业,通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展,收到了良好成效,“四全四游”格局已经形成。今年重点是抓好“一圈、一线、一廊、一园”建设,即沁河古堡民俗文化旅游圈、阳城历史文化旅游线、南部山区养生度假(百里画廊)旅游区和阳城中国农业公园旅游区,同步启动太行山、中条山旅游大通道建设,促进全域旅游形成特色、形成规模。

  具体来说,我们将重点围绕骨干景区,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以皇城相府、蟒河、天官王府、郭峪古城为重点的景区景点建设力度,启动蟒河景区国家级度假区创建工作,完成小尖山、潘家庄园3A级旅游景区创建,同时积极稳妥推进旅游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景区景点核心竞争力,扬起全域旅游的龙头;致力于“一田一乡”,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有序推动濩泽古城复兴,深入实施六大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全力抓好乡村旅游设施升级、景观升级和旅游产品创意升级,丰富全域旅游的内涵;致力于“悠然阳城”,举办好第二届“中国阳城(国际)徒步大会”和“农业嘉年华”,加强重点客源市场和潜在客源市场的宣传推广,打造全域旅游的品牌。

  问:阳城县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有何思路和打算?

  答: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稳妥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化育人模式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坚持“专业对接产业、课堂对接厂房、学业对接就业”的办学思路,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办好旅游、陶瓷、华泰塔杆等符合阳城地方产业转型和传承地方文化艺术的专业,努力创建省市重点专业。

  二是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工作,完成县肿瘤放疗中心和配套工程建设,争取年底投入使用;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完成董封、寺头、横河、白桑4个乡镇卫生院的新改扩建工程;持续落实基本药物制度,以县人民医院、县二院、县中医院三大医联体建设为主体,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下沉,使群众就近享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加大对口支援力度,提高巡回服务频次,扩大服务对象的覆盖面;继续实施好健康扶贫“五个一”活动,将其辐射到全县所有边远山区村庄。

  三是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和完善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就业困难人员、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加大对创业孵化基地的规范化建设指导力度,扎实开展小微企业“六补一缓”和高校毕业生“七补一贷”工作;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水平;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成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