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特殊教育也许永远无法做到桃李满天下,但是我看到孩子一点点进步,自己感到高兴,因为这些孩子是花了比健全孩子多好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才做到的。”11月22日午后,在阳城县凤城镇南安阳村的一个小院里,记者见到了正在送教上门的阳城县特殊教育学校老师——于原平。
1994年,于原平从山西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阳城县普通小学任教,2014年,阳城县成立特殊教育学校的时候她已40岁,家里还有70多岁的公公婆婆,婆婆患有类风湿疾病,所有的家务全要靠她来打理。她却怀着对特教事业的热爱,毅然向组织申请加入,从此开启了自己的特教生涯。她多年如一日,用行动演绎着对工作的执著,用担当呵护残障孩子成长,书写了一段美丽的人生。
细微之处彰显特教真情
记得刚到特殊教育学校任教没多久,于原平在一次跟随国际“看得见的希望”山西项目组专家到十多家不能上学的重残儿童家庭家访中,结识了凤城镇南安阳村一个先天双目失明、言语障碍、身体发育迟缓的五岁男孩——小丑丑。
小丑丑因双目全盲,从小生活在黑暗中,他自卑、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更不知道什么是国旗红,什么是日落黄,以及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每天只是独自呆在自家小院里。于原平了解后,立即向学校申请为小丑丑送教上门。刚开始,小丑丑因自卑很排斥有外人来,总是躲避,于原平精心准备好的课程内容对他来说一点用也没有。
听小丑丑的妈妈说,他平常在家有时候会拿着手机听音乐,一听就是一整天。了解这一情况后,于原平试探着放开手机音乐,小丑丑便慢慢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挪动,还会跟着音乐慢慢摆动着不太灵活的身体。之后于原来每次去送教时,都会把手机里下载好许多儿歌,还会变着花样给他带玩具、打击器乐,小丑丑脸上笑容渐渐变多了。
几年来,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于原平始终坚持每月登门送教,除了教他认知,帮他训练外,还会给小丑丑介绍外面的世界,鲜花盛开的春天、万木葱茏的夏天、百果飘香的秋天、银妆素裹的冬天。每次送教小丑丑都会用含糊不清、嗑嗑巴巴的话语亲切地喊:“于老师!于老师!”,
有一次,小丑丑从一箱苹果中拿出一个苹果说:“于老师,这个最红的苹果给您吃!”于老师问:“你怎么知道这个苹果是最红的呢?”他说:“于老师以前说过红红的苹果最甜了!”虽然这个苹果并不是最红的,但它寄托着小丑丑对老师的感情。这样的对话,也只有于老师能听得懂。
耐心、细心照顾每一位孩子
当好特教老师要帮孩子们做好康复工作,但前提是要先当好“保姆”。在特殊教育学校刚成立之初,没有专门的生活老师,每一位老师就要轮班当生活老师,要24小时值班,除白天上课外,还要照看好每个孩子的日常生活。谁还没有吃饭,要喂着吃饭,半夜有谁尿床了,要随时起来收拾。记得有一次,一个小女孩半夜拉肚子,害怕不敢跟老师说,动来动去把床上和身上沾了好多大便。于老师醒来查夜发现后,当即端来一盆温水、一边安慰小女孩,一边帮她清理污物,换上备用的床品。整个过程,没有丝毫的抱怨与厌烦。事实上,每天面对一群流着鼻涕口水、生活不能自理的残障学生,为他们准备衣物、穿衣服,帮他们擦口水、清理大小便,确保孩子始终在视线之内,此类事情于原平都要做,对此,她总是平心以对,耐心、细心地照顾每一位孩子。
记得还有一次,于原平正在上课,班上有个自闭症的孩子——小浩,突然把书一扔、桌子一掀,人也倒在地上来回翻滚,嘴里尖叫着,抓到什么砸什么。想去抱他的于原平几次被扔过来的书和鞋子砸中,但于原平仍坚持上前抱住他,只为尽可能稳住他的情绪,结果在抱住他的一瞬间,被他结结实实打了一巴掌。虽然脸上阵阵疼痛,于原平仍然紧紧抱着他,为了哄他,掏出手机给他玩,可谁想他却把手机一下扔了老高掉下来摔坏了,于原平仍然没有发火仍旧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直到他情绪稳定下来。在之后的接触中,于原来了解到小浩喜欢画迷宫,喜欢智力方面的知识,随即根据他的喜好给他买走迷宫的图册,教他剪纸,小浩“发脾气”的次数明显减少了好多,也比之前喜爱学习了,而且他画的迷宫还难倒了很多健全的孩子和大人。
成绩最终被认可和肯定
事实上,在于原平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被孩子打、抓、掐,扇耳光、吐口水之类的事情几乎每天都有发生,也许常人无法忍受,但作为特教工作者,她都能理解。因为在她看来,有的孩子是因为肌张力过强等病理原因,对老师造成了无意的伤害;有的孩子想以抓人、吐口水等行为引发他人关注;有的孩子是因为药物等原因导致情绪异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因此,每当面对孩子的攻击行为时,于原平都会选择隐忍或忽视,以迎合教育和康复的需求,提高残疾儿童的生活质量、生命的质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真因为长久的坚持,成绩最终被认可和肯定。于原平先后在中国山西“看得见的希望”项目中荣获“儿童眼健康杰出奉献奖”“儿童眼保健使者”殊荣;在2015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展示与交流活动中获智障教育组特教微课(短视频)竞赛三等奖;论文《音乐游戏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的有效作用》在2017年获省教育学会二等奖;《清明.端午.中秋》在今年山西省特教学校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获阳城县2018年“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从事特殊教育多年,于原平听得最多的、也最让她感动的,是孩子们对她常说的一句话:于老师,您真像我妈妈……
(上官青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