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城 > 头条头条

创新,激活晋城民营经济一池春水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作者:崔振海 暴丽鹏 发布时间:2016/5/5 8:45:58

本报记者 崔振海 实习记者 暴丽鹏 通讯员 郭丽娜

五月的三晋大地,春意盎然。晋城市的民营经济更是涌动着阵阵春潮。一季度,晋城市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3亿元,同比增长6.02%,增幅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01.85亿元,成为支撑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重点监测的30种主导产品中,钢材价格环比上涨500元,结束了去年三季度以来连续下滑态势;煤炭、铸造、化工、建材等19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当前,在经济压力持续下行大环境下,晋城市的民营经济却呈现出企稳回暖趋势,俨然为全市经济运行注入了活力,提振了信心。

政策领航,绘就一幅蓝图

山西海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高平市马村镇工业园区之内,是一家专业生产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材料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该企业所生产产品主要销往中石油、中海油等大型油企,深受客户的好评。

今年年初,该企业董事长秘书赵慧龙在市工商局顺利地领到印有“山西海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字样的新营业执照。谈及公司未来的发展,赵慧龙踌躇满志地对记者说:“股份制改造是一个企业挂牌上市的必经之路,目前,我们企业的上市相关资料已报送至新三板股权转让系统,正在审核中。下一步,我们准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到更大的资本市场闯一闯。”

海诺科技能够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上市所需手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晋城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中小企业发展量身定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晋城市紧抓政策起步“最先一公里”,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晋城市中小企业规范化改制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加快全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步伐,培育孵化更多的小微企业,进一步完善了《关于规范全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

为推进民营经济项目审批进程,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尽快开工,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出台了《民营经济“待批项目大起底”活动工作方案》。

同时,全力抓好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做好政策跟踪问效工作,积极帮助中小企业落实扶持政策。目前,全市已争取到省级扶持和奖补资金1345万元,落实建设资金2329万元,省级奖补资金投入5300万元,贷款户数80家,完成发放贷款金额40288万元。

此外,在对列入全市2016“1533”工业行动四大方阵民营企业进行重点帮扶的同时,该市更是采取有效措施,注重抓好“第五方阵”建设,且按照“专精特新”的要求,实行一企一策,因企施策,积极培育“小升规”企业,现已建立了“小升规”企业培育库,确定了2016年“小升规”培育目标企业。

一幅蓝图已绘就。一系列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让企业从政策中得到了实惠。山西九康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启文信心满满地说:“有了政府部门的协调帮助,我们民营企业真可谓如虎添翼!”

从送政策、送专家、送服务“三送”活动到集中解剖企业案例,有效对全行业改进发展思路与生产路径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专家、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讲解和宣传,全力帮助企业吃透、用好政策。

在走访民营企业过程中,让记者感受颇深的是,一种“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已逐步成为晋城市经济增长的隐形动力,还有就是,形成了上下一心,风清气正良好的发展氛围。

创业创新,激活一池春水

35岁的靳广军,做家装建材生意已有十个年头。一年前,他正式入驻位于市区西环路上的东科创业园。在园区内,他先后找到6位与他一样的创业者,联合成立了可以为客户提供家装一条龙服务的“草根之家”,生意比入驻前好了很多。

谈到东科创业园,靳广军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在外面创业,总感觉自己是单打独斗,进驻创业园后,才发现原来还有很多与自己一样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大家聚在一起交流经验,抱团取暖。园区还会定期免费为我们举办各类创业、管理、财务方面的培训,现在,我们大家对自己的创业前景充满了信心。”

记者了解到,类似东科创业园这样可以为创业者提供优惠场地、专业辅导、可靠融资渠道的创业基地,晋城全市共有23家。其中,东科创业园、长江孵化园、泽州锦绣鑫源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12家创业园区,还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全市各类创业基地建筑面积达到82万平方米,入驻企业681家,安排就业4069人。

政府搭建平台,吸引优质生产要素汇集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从源头上有效激发了全民创业兴业活力,真正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为破解融资难这一问题,该市更是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在继续抓好“助保贷”、“聚力贷”的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倒贷”周转机制,帮助企业解决“还旧贷新”难题。

从2015年至今年2月底,全市已累计为174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应急周转资金227笔,金额达23.56亿元,为企业减少融资成本1545万元。支持企业户数、累计发放金额、资金利用率等方面,均排名全省第一。

此外,该市还通过积极开展中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有效将保险机制创新引入企业融资环节,创建了金融保险服务小微企业机制。同时,晋城市也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开展中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的地市。今年一季度,已开展业务9笔,实现贷款金额1048万元,政府出资补助保费21.8万元。

平台服务,共享一方资源

赵老师你好,我们公司现需要两名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请问你们那里有没有这方面的优秀人才?”山西森鹅服装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岳列红通过电话正在向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技能鉴定中心主任赵晓玲咨询人才信息。

赵晓玲作为晋城市校企合作“双百工程”(百名技术人员与百企对接)的参与教师之一,她负责带领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的5名教师与山西森鹅服装有限公司、山西景柏服饰有限公司和晋氏织造公司对接。她的任务一方面是将学院优秀毕业生输送到企业就业,另一方面就是为服装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科研对接。

企业有需求,校方有供应,校企合作既可以有效提高人才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能有效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实现互利双赢。

除校企合作之外,作为全省首批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的地市之一,晋城市通过不断完善平台枢纽,推广特色服务等措施,现已基本建成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完整架构。

目前,该市更是以综合服务平台为统领,大力推进了泽州装备制造、高平食品加工2个特色产业平台以及涵盖金融、人才、互联网的3个专业应用平台的建设,并且,在全市乡镇和创业孵化基地建成小微企业服务站86家,同时,筛选中介机构95家组建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启动实施了县级小微企业服务站服务平台升级工程。

此外,为有效补充中小企业技术短板,该市综合服务平台还与上海研发平台企业合作共建了“科技服务驿站”,且累计发布科技项目、授权专利421个。并先后分三批,组织富基新材料、东方实业、兴达铸件、皇城药业、天成化工、源源醋业等20家企业通过与上海研发平台对接,为企业解决废品率降低、产品研发、工艺简化、温度控制、防潮处理等各类技术难题15个。为中小企业开辟了与国内外先进技术对接融合的新渠道,有效推进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步伐。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记者想说的是,面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挑战,政府机关以及各相关部门,必须沉下去,走进企业。用足、用活各项政策,全方位搞好服务,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实现 “十三五”经济良好开局奋力书写春之序曲。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