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城 > 头条头条

活权、活地、活“三农” 释放制度红利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作者:崔振海 暴丽鹏 发布时间:2016/8/16 10:06:53

—— 泽州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透视

本报记者 崔振海 实习记者 暴丽鹏 通讯员 徐军利

7月上旬,总投资1200余万元,占地总面积6171.5平方米,设计加气能力为LNG日处理能力150吨的泽州县南义城村加气站正式运营。

在此之前的2015年12月,晋城市万鑫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通过作价入股取得该加气站的土地使用权,并于今年5月18日取得全国首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动产权证。

“我们公司可真是赶上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入市的好政策,取得不动产证,省去了土地征收环节,大大缩短了用地审批时限,作价入股的方式也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使得项目得以快速推进。”万鑫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段军军拿着不动产权证激动地对记者说。

万鑫顺达新能源取得的经营性建设用地是泽州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成功入市的第7宗土地,这标志着该县为国家试制度、为县域谋发展的土地入市试点工作正在步步深入。

坚守三条底线,建立入市制度,探索有效途径

土地,曾经只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要素资源。那么,如何让农民世代固守的土地资源变成灵活的市场“资本”?

近几年,密切关注农村发展的人士对这样的追问恐怕一点都不陌生。怎么有效盘活土地资源,这一问题,同时也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之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战略口号。

2014年底,泽州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15个试点县区之一。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泽州县稳妥推进试点工作。

《意见》规定,试点工作完成期限为三年,2015年建制度,2016年试制度,2017年提出修改建议。为确保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的稳妥推进,泽州县明确提出“坚守三条底线”:即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

按照上级相关要求,泽州县初步确定:就地入市、异地入市、城中村改造入市三条土地试点入市途径。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建立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并以此为基,提出立法建议。

严格工作程序,明确土地权能,确保土地增值

基层不断探索,顶层设计发力。

为全力加快试点工作步伐,泽州县组织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组,制定了工作规则,编制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试行)》等13项相关制度,努力从试点工作程序、耕地保护、土地收益分配、村级组织管理、权益保障、风险评估等方面对工作进行了规范,并且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入市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试点村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决定入市事项,把选择权交给农民。

活权先确权。该县通过开展两权发证工作,全面摸清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数量,全县共有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4万亩,符合入市条件的为1.1万亩,有入市意向的近2000亩。此外,为使入市工作能够得到更广泛的社会支持,该县还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对县、乡、村、企的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受训人员超过600人次,使得中央精神深入人心。

2015年12月1日,该县金村镇金村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首宗地块入市,地块面积为23.5亩,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入市途径为就地入市,入市方式为土地租赁,租赁期限20年,每年租金为11.75万元。其中,金村村可留土地收益9.4万元(村集体可留土地收益2.82万元,村民可分配收益6.58万元),上缴县财政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2.35万元。

目前,泽州县已成功入市的7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总面积114.37亩,均为就地入市。群众自主选择了租赁和作价入股两种方式。其中,2宗通过租赁方式入市的土地,每年可得到租金11.8万元;5宗通过作价入股方式入市的土地,入股金额共1063.54万元,每年村集体分红达80.32万元,切实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闲置土地“苏醒”,集体经济“破零”,制度红利释放

试点农村土地入市工作,是对农村经营主体变化、农地流转、土地入市等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适应性调整,通过活权、活地、活“三农”,将有效释放制度红利——

存量土地得到盘活。泽州县将原有闲置多年的建设用地,通过入市重新利用,有效盘活了存量土地资源,激活了农村土地资产,政府收取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增加了收益。目前,该县已成功入市7宗土地,均为原农村集体闲置存量建设用地,政府共从中收缴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301.38万元。

招商环境显活力。农地入市试点使项目建设的进地难、用地审批时限长、征地资金压力大等老大难问题得以极大缓解,有效促进了招商引资。近期,将会有6个项目拟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式落户泽州,项目涉及旅游、物流、商贸和制造等行业,用地意向300亩,投资资金约2亿元。

群众获得感明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选取项目、确定成交底价、入市方式、使用年限、收益分配等方面自主决策,使群众有明显的权益获得感;农村集体和群众得到了具体收益,且收益比土地征收大幅度提高,群众有明显利益获得感,该县已入市7宗土地,如果进行土地征收,可获得土地补偿费203.1万元,而通过现行试点方式入市后,可获得土地收益3948.8万元,通过入市土地收益分配更加合理。

2016年,泽州县将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扩大试点成果,加大难点攻坚,完善制度体系,不断对制度进行“改、创、破”,总结可复制、能推广、利修法的改革经验,努力构建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土地经营权市场交易体系,从而让更多“沉睡”的土地纳入转型发展的轨道,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探索一条有益的新路径。

责编:丽鹏